1. 首页 > 大学分数线

广东大学分数线表2021(粤校21录取分)

2021年广东高考录取工作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呈现出显著变化。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物理类(原理科)与历史类(原文科)分数线首次出现结构性分化,双一流高校竞争持续白热化。从全省投档情况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头部院校最低录取排位较2020年上移约3000名,反映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持续领跑,深圳校区与国际联合学院成为新的增长极。粤东西北地区高校通过专项计划实现生源质量提升,但与珠三角高校差距仍显著。

广	东大学分数线表2021

一、文理类别分数线结构性分化

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后,物理类与历史类分数线呈现明显差异。

院校类型物理类最低分历史类最低分分差
中山大学62861513
华南师范大学6025957
汕头大学5845786

数据显示,理工类强势院校分差普遍高于文理均衡型高校。以中山大学为例,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物理类投档线达642分,超出普通类专业14分,显示出学科特性对分数线的影响。

二、区域高校梯度分布特征

高校层级代表院校物理类最低排位历史类最低排位
顶尖梯队中山大学1.2万0.8万
次尖端梯队华南师大2.5万1.8万
区域重点广州大学4.7万3.2万

珠三角地区高校占据绝对优势,广州、深圳两地高校投档线较粤东西北同层次院校平均高出15-20分。广东工业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其自动化专业组投档线达612分,超过部分省外211高校。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竞争态势

项目类型代表院校学费标准最低录取分
4+0联合培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8万/年594
双学位项目温州肯恩大学6.5万/年578
中外学分互认广东财经大学5.8万/年562

高收费项目录取分呈现两极分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学类项目达653分,超过本省多数985高校。但基础文理项目分数线普遍低于校本部普通专业10-15分。

四、专项计划实施效果分析

专项类型受益群体降分幅度典型院校
地方专项农村户籍15-30分华南农业大学
民族班少数民族20-40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预科班边远地区30-50分五邑大学

数据显示,地方专项计划使粤西、粤北地区考生录取率提升约4个百分点。但部分院校将冷门专业打包投放,导致实际报到率不足80%。

五、医学类专业录取分异动

院校类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634631618
广州中医药大学602615598
汕头医学院587593575

疫情影响下,预防医学专业录取分涨幅达12%,其中中山大学该专业组投档线反超临床医学3分。口腔医学持续保持高位,深圳大学相关专业录取分首次突破620分。

六、省内外高校竞争格局演变

高校属地物理类前10%占比历史类前10%占比
省内高校78%65%
华东地区12%22%
中南地区8%10%

省外高校在历史类投放更多小语种、人文实验班等特色专业,吸引高分考生。而物理类考生更倾向于省内工科强校,导致省界线在选科维度上出现结构性差异。

七、独立学院转设影响评估

转设类型代表院校分数线变动招生计划调整
公办本科合并广工揭阳校区↑8分扩招20%
民办存续电子科大中山学院↓5分缩招15%
停止招生华农珠江学院——取消文科类

转设过程中出现“品牌溢价”现象,部分母体名校的独立学院分数线不降反升,但长期来看民办院校面临生源质量下滑压力。

八、分数波动与专业选择关联

专业类别2020年均分2021年均分增幅
计算机类60261816分
电子信息59460713分
师范教育58559813分

新工科专业持续升温,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组投档线突破630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文科专业如哲学、历史学分数线出现2-3分的小幅回落。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可见,2021年广东高考录取格局呈现“强者恒强、特色分化、区域固化”的特征。头部高校通过专业组设置强化优势学科吸附力,中等院校依赖专项计划维持生源,而新兴交叉学科正在重塑分数生态。这种结构性变化既反映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逻辑,也映射出考生职业规划的理性转向。未来随着选科数据的积累,专业选择与分数匹配度将进入更精细化的竞争阶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fenshu/3796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