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高铁学校(六盘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内唯一一所以铁道运输类专业为核心、深度融入铁路产业链的高职院校。学校依托六盘水市“西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形成“铁道运输+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三大专业集群。办学以来,累计为铁路系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其中订单班就业率达100%。学校与成都铁路局、广州地铁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能力无缝衔接。
硬件设施方面,校内建有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机车模拟驾驶室、信号控制实验室等46个专项实训场所,配备CRH380B型动车组仿真模型、地铁智能安检系统等先进设备。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拥有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名师3人。近年来,学校牵头制定贵州省高铁乘务、铁道供电技术等专业教学标准,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六盘水铁路技工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正式更名为六盘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中车集团定点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确立“立足贵州、服务西南、辐射全国”的办学格局,重点面向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工程等领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5年 | 铁路技工学校时期,开设内燃机车检修、铁道信号基础专业 | 培养铁路一线技术工人2000余人 |
2006-2018年 | 升级为中专学校,新增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车辆运用专业 | 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2019年至今 | 升格高职院校,增设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 | 建成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
专业设置与教学特色
学校构建“轨道运输+智能装备+工程技术”三维专业体系,其中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动车组检修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教学过程中推行“三段式”培养:第1年基础技能训练,第2年专项能力提升,第3年企业顶岗实习。与成都铁路局共建“复兴号”订单班,实行“理论+实训+认证”一体化教学。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 电力机车控制、柴油机检修、列车牵引系统 | 轨道机车司机驾驶证(J5类) |
动车组检修技术 | 动车组机械装置维护、电气系统检修、车载信息系统调试 | 动车组机械师资格证 |
铁道供电技术 | 接触网施工、变电所运行维护、电力线路检测 | 高压电工进网许可证 |
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学校创新“四共”育人机制:与企业共建专业标准(参照国铁集团岗位规范)、共组教学团队(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共筑实训平台(引入真实铁路检修设备)、共育技能人才(订单班占比超60%)。2022年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合作建立“智造学院”,开发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课程体系,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啮合。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成效指标 |
---|---|---|
订单培养 | 成都铁路局、贵阳地铁 | 年输送毕业生800+人 |
现代学徒制 | 中车戚墅堰所、今创集团 | 双导师覆盖率100% |
产学研联合体 | 西南交大、贵州铁投 | 联合申报专利27项 |
在实训资源配置方面,学校打造“三级递进”实践体系:校内基础实训(钳工、电工等通识技能)→专项实训(动车模拟驾驶、信号控制等)→企业实战(跟岗实习+顶岗操作)。投资1.2亿元建设的“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涵盖6大模块,包括1:1比例建造的CRH3型动车组实训平台,可开展车体组装、故障诊断等全真实训。
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三年制”,对毕业生实施“入职适应期—技能提升期—职业发展期”持续指导。2023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2.4%,平均起薪达5800元/月,高于贵州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深圳地铁等,岗位覆盖机车驾驶、车辆检修、供电调度等核心工种。
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学校形成“入学即入行、毕业即顶岗”的培养特色。未来将持续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助力西部地区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tie/14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