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浙工大概况校史)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以工科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拥有朝晖、屏峰、莫干山等多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

浙工大始建于1953年,历经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等阶段,1993年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70余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训,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在化工、机械、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贡献突出,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科研实力强劲,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是长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法、医、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9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2万余人。教职工3200余人,含专任教师23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50余人。近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重大科研奖项20余项,科研经费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浙工大坚持开放办学,与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项目。

校史概述:从浙江化工专科学校到省部共建高校

  • 初创时期(1953—1960年):1953年,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成立,成为新中国最早培养化工人才的院校之一,首批设置无机物工艺、有机合成等专业。
  • 升格与调整(1960—1993年):1960年升格为浙江化工学院,1980年更名为浙江工学院,逐步拓展机械、电子等工科领域。199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更名与跨越(1993年至今):1993年正式定名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实现省部共建。2022年莫干山校区启用,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学校构建了“高峰高原”学科体系,拥有: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省一流学科21个;
  • 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
  • 绿色化学、智能装备、生物制药等前沿交叉学科。

科研平台方面,建有:

  • 国家级平台6个,包括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科研平台50余个,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余项。

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

浙工大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行“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超500家;
  • 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奖项600余项;
  • 与阿里巴巴、吉利控股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0余个。

校园文化与国际交流

学校打造“运河畔的大学”文化品牌,拥有学生社团200余个,品牌活动如“读书文化节”“学术漂流”广受师生欢迎。

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

  • 与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共建“3+1”“2+2”联合培养项目;
  • 设立全英文授课专业10个,留学生规模突破2000人;
  • 发起“一带一路”绿色科技联盟,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

社会服务与未来展望

浙工大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2000余项,服务企业超5000家。

面向未来,学校将聚焦:

  • 智能制造、碳中和、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
  •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 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文章正文结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15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