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泰州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泰州学院校训解析)

泰州学院校训的 泰州学院的校训是“立德、立功、立言”,这一表述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不朽”思想,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深刻理解与崇高追求。立德强调道德修养的根基性,立功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言则注重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承。校训不仅凝练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指引。泰州学院通过这一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回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校训的简洁性与深刻性,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一、泰州学院校训“立德、立功、立言”的内涵解析

1. 立德:以德为先的育人根基

“立德”是校训的首义,强调道德修养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泰州学院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学校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泰	州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

立德的具体实践还包括:

  • 将德育纳入课程体系,强化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效应;
  • 通过榜样选树(如“师德标兵”“学生道德楷模”)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
  •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完善道德评价机制。
2. 立功: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立功”体现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视。泰州学院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通过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与泰州市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锻炼技能。

立功的核心举措包括:

  • 强化校企合作,开设订单式培养班;
  •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
  •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3. 立言: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使命

“立言”强调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价值。泰州学院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如泰州学派、梅兰芳文化),推动特色学科建设,同时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文化论坛等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成果的舞台。

立言的实践路径包括: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教师科研;
  • 举办“凤城讲坛”等学术活动,促进思想碰撞;
  • 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开发,如“泰州地方史”“非遗保护”等。

二、校训与泰州学院办学定位的契合性

泰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校训与办学定位高度契合。学校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立德培养扎根基层的可靠人才,立功回应产业需求,立言则彰显文化传承的地方担当。

具体表现为:

  • 在专业设置上,优先发展泰州支柱产业相关学科(如医药、机械);
  •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
  • 在校地合作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如泰州医药城技术合作)。

三、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1. 校训融入视觉符号系统

泰州学院将校训嵌入校徽、校歌、宣传标语等载体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显性标识。例如,主教学楼前的校训石、官网首页的校训展示等,均强化了师生的认同感。

2. 校训引导行为规范

学校以校训为纲,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守则》等制度,明确将“德才兼备”作为评价师生的重要标准。例如,教师评优需考察师德表现,学生评奖需综合志愿服务时长。

3. 校训驱动品牌活动

围绕校训,学校打造了系列品牌活动:

  • “立德”板块:开展“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评选;
  • “立功”板块:组织“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训练营”;
  • “立言”板块:举办“学术文化节”“地方文化研习营”。

四、校训对师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1. 对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

校训要求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泰州学院通过师德培训、教学竞赛、科研激励等机制,推动教师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省级教学名师和科研团队,印证了校训的实效性。

2. 对学生成长的塑造价值

校训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南针。例如,师范类专业学生以“立德”为从教准则,工科学生以“立功”为创新动力,文科学生以“立言”为研究追求。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行业骨干与创业典型。

五、校训的时代意义与未来发展

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泰州学院校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立德需回应“课程思政”要求,立功需对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立言需探索“数字化人文”等前沿领域。未来,学校计划通过校训内涵的拓展,进一步强化特色学科、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泰	州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

泰州学院的校训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未来的承诺。它以文化为根、以实践为径,持续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书写新的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23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