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2025年招生简章延续了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的办学定位,注重师范教育与区域发展需求的结合。简章突出“师范底色”与“应用转型”双轮驱动,招生计划较2024年微增3%,新增人工智能、海洋科学等前沿专业,同时缩减部分传统文科招生规模。从政策导向看,学校强化对闽台合作项目、乡村振兴专项的倾斜,首次将“师范生公费教育”覆盖至县级定向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类校考专业减少30%,转而依托省级统考成绩,反映其优化生源结构的意图。整体来看,简章体现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布局新兴学科、推进产教融合的战略思路,但部分冷门专业组档风险仍需关注。
一、招生计划与专业结构调整
2025年闽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达4800人,较2024年增加120人,增幅2.5%。其中师范类专业占比保持65%以上,但教育学部首次试行“大类+分流”模式,前两年按“人文教育”“理工教育”大类招生,第三年细分专业方向。
专业类别 | 2024年计划 | 2025年计划 | 增减幅度 |
---|---|---|---|
师范类专业 | 3200 | 3250 | +1.56% |
工科专业 | 800 | 950 | +18.75% |
艺术类专业 | td>350 | 245 | -29.7% |
新增专业 | 0 |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 | / |
二、录取规则与选科要求变化
学校继续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但2025年对选考科目要求更为严格。物理+化学组合成为理工类专业标配,历史+地理组合覆盖70%以上人文社科专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要求必选物理,打破以往纯文科选科限制。
专业类型 | 2024年选科要求 | 2025年选科要求 |
---|---|---|
理科师范类 | 物理或化学 | 物理+化学 |
文科师范类 | 历史/地理任选 | 历史+地理 |
工科非师范类 | 物理 | 物理+化学 |
三、专项计划与优惠政策
面向福建省贫困县专项计划增加至320人,覆盖小学教育、护理学等12个专业,录取时可享受最大20分政策性降分。台湾籍考生通过“闽台青年求学计划”可免试入读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但需参加面试评估。
四、学费与资助体系更新
普通专业年学费维持在4800-6000元区间,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学费上调至28000元/年。新生资助政策新增“卓越教师成长计划”,入选者可获每年1.2万元专项补贴,连续四年覆盖。
五、培养模式创新举措
实施“主辅修+微专业”制度,师范生可免费辅修心理学或教育技术学。新增“乡村教师卓越计划”,选拔100名学生进行“4+2”本硕贯通培养,毕业后须服务基层教育系统不少于6年。
六、就业质量与升学保障
2024届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比例达68.3%,其中92%通过教师编制考试。升学率提升至18.7%,较2023年增长2.3个百分点,主要流向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七、国际化办学动态
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商学院”,开设国际商务(2+2)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规模扩大至200人,新增德语、法语等小语种短期研修项目。
八、校园设施升级计划
投资1.2亿元建设智慧教室全覆盖工程,预计2025年秋季投入使用。扩建学生公寓三期工程新增床位3000个,全部配备独立卫浴和空调系统。新建闽台文化研创中心,内设非遗传承工作室和两岸青年创客空间。
总体而言,闽南师范大学2025招生简章凸显“提质增效”改革主线,通过专业结构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区域服务强化等策略提升竞争力。但艺术类招生大幅缩减可能影响相关考生选择,新增中外合作项目学费标准需进一步明确细则。建议考生重点关注师范类专业的选科门槛变化,合理评估冷门专业的就业风险,同时把握专项计划的政策红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5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