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简称“连云港中专”)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以“厚德强技”为校训,构建了涵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元化专业体系,尤其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为地方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学校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智慧教室等教学设施,并与徐工集团、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0%,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此外,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德国、日本等国职业院校开展合作项目,拓宽学生升学与就业渠道。
学校概况与基础数据
连云港中专始建于1984年,201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现开设12个高职专业、25个中职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6000人。学校坚持“立足港城、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定位,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保障”的办学格局。
类别 | 数据 | 时间范围 |
---|---|---|
占地面积 | 200亩 | 截至2023年 |
建筑面积 | 8万平方米 | 截至2023年 |
在校生人数 | 6000人 | 2023年统计 |
教职工总数 | 420人 | 2023年统计 |
校企合作单位 | 58家 | 截至2023年 |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密对接连云港“三新一高”产业体系(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护理等骨干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港口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车间”无缝衔接。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 | 机械制图、CAD/CAM、数控编程 | 徐工集团、中复神鹰 |
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应用 | 单片机原理、SMT工艺、物联网技术 | 连云港亿科电子、亨通光电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 | 网络营销、电商运营、数据分析 | 京东物流、苏宁易购 |
师资结构与教学成果
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和“双师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竞赛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5人,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近三年,师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46项,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连续三年包揽省赛一等奖。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典型案例 |
---|---|---|---|
高级职称教师 | 168人 | 40% | 张某某:数控专业教授,主持省级课题2项 |
双师型教师 | 252人 | 60% | 李某某:电商讲师,兼京东物流培训师 |
企业兼职教师 | 86人 | 20% | 王某某:徐工集团工程师,参与实训课程开发 |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获取中级工证书比例达98%,高级工证书比例超30%。就业方向覆盖本地制造业、物流业及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部分学生通过“专转本”通道进入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
- 2023届就业率:96.5%(对口就业率89%)
- 主要就业企业:连云港中远海运重工、天合光能、恒瑞医药
- 升学院校:江苏海洋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
学校与连云港国家高新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引入企业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实现“生产任务进课堂”。同时,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展“中德班”,引进IHK(德国工商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累计输送留学深造学生120余人。
合作项目 | 合作方 | 成果 |
---|---|---|
产业学院 | 连云港高新区管委会 | 联合培养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300人 |
中德班 | 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 | 德语考证通过率92%,留学录取率85% |
订单班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年输送实习生150人,留用率78% |
连云港中专通过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国际交流,已发展成为苏北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其“岗课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更通过技术服务反哺地方经济,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未来,学校需进一步拓展新兴专业(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并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应对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