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吉林农业技术学校(吉林农业技校)

吉林农业技术学校(吉林农业技校)作为东北地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长期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依托吉林省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以农业技术为核心,涵盖种植、养殖、农机、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其办学模式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路径,为地方农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在实训设施升级、课程数字化改革及社会服务能力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农业技术迭代加速、传统专业吸引力下降等挑战。总体来看,该校在区域农业职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其可持续发展仍需进一步突破地域与产业限制。

学校概况与历史沿革

吉林农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名,并明确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方向。学校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实训基地12个,包括智能温室、农业物联网实验室等设施。截至2023年,累计培养毕业生超3.5万人,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其中80%以上服务于农业相关领域。

年份关键事件办学规模
1958-1990初创期,以农业机械维修为主要专业在校生不足500人
2002-2015更名为吉林农业技术学校,增设种植、养殖类专业在校生突破2000人
2016-2023启动“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与省农科院合作在校生稳定在3500人左右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7个省级示范专业,其中农业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项+实践”三级架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1:1.5。近年来新增无人机农业应用、农产品电商等跨界课程,并引入“1+X”证书制度,覆盖农作物植保员、农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就业方向
种植技术作物遗传育种、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农场技术员、农业合作社管理员
畜牧兽医动物解剖、疫病防控、饲料配制养殖场技术骨干、宠物医院助理
农业机械农机操作与维修、智能化设备应用农机站工程师、农业企业设备管理员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近年通过“校企互聘”计划引入行业专家27人,并建立“名师工作室”3个。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教学资源库,包含微课视频1200小时、虚拟仿真实训项目45项,同时与京东农场、正大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3个。

指标类型2019年数据2023年数据
生师比18:115:1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12%28%
实训设备总值3200万元5800万元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9%。学校与省内18个县市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年输送基层农技人员超500人。社会服务方面,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0余项,其研发的“寒地水稻抗逆栽培技术”已推广至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

  • 就业质量提升路径:通过“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就业,与新希望六和等企业联合培养专项人才。
  • 社会服务创新:开发“手机课堂”APP,覆盖全省9万名农户,年解答技术问题超10万条。
  • 国际化探索:与韩国忠清北道农业专科学校建立交换生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学习现代园艺技术。

面对农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吉林农业技术学校正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区域服务能力,逐步从传统技能培养向“技术+管理+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型。其经验对同类院校具有参考价值,但需警惕专业同质化、生源结构单一等潜在风险。未来需进一步拓展跨区域合作网络,提升服务国家农业战略的能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41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