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大连市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大连机械工业职业学校)

大连市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大连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是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以培养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及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为核心,兼具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重功能。学校依托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基础,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开设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特色专业,与一汽大柴、冰山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路径。近年来,学校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举措,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成为区域产业升级与技术技能积累的关键支撑。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大连机械技工学校,2000年升格为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获批省级示范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办学定位聚焦“服务装备制造产业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形成中职-高职衔接、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的育人体系。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56-1999年初创期以机械加工技能培训为主累计培养技工超2万人
2000-2010年升格职校后增设数控、自动化专业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11年至今实施“双元制”改革,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业需求,构建“核心专业+拓展方向”的课程矩阵。例如,数控技术专业细分为精密加工、智能控制方向,课程涵盖CAD/CAM、工业机器人编程等数字化技能模块。

专业群主干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制造类专业机械制图、数控加工工艺、3D打印技术数控车工/铣工中级、CAD机械设计中级
自动化类专业PLC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工业网络运维电工证、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师
现代服务类专业物流管理实务、智能仓储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物流师资格证、MES系统操作员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辽宁省技术能手”5人,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40%。教学创新方面,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刀具切削参数优化、故障诊断等场景的数字化训练。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实践经历代表性成果
校内专任教师122人100%具备企业挂职经历主编国家规划教材《数控加工技术》
企业兼职教师86人来自冰山集团、大连机床等企业联合开发《智能制造生产线调试》课程
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由省级工匠领衔完成进口设备本土化改造项目12项

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学校与23家企业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合作关系,其中与大连重工合作的“重型装备装配实训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实训基地。近五年毕业生进入智能制造企业比例从58%提升至76%,起薪水平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5%。

  • 核心合作企业:一汽大柴、大连船舶重工、新松机器人
  • 订单培养规模:年均组建“冰山班”“新松智能制造班”等定向班8个
  • 技术服务平台: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金额超500万元

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学校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继续教育”三位一体发展通道。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学生创业项目“智能刀具管理系统”获省级金奖。升学率稳定在40%左右,对口升学院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亲历者,该校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有效缓解了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未来需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绿色制造标准推广等领域深化教学改革,持续为“数字辽宁”建设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43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