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渠县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渠县职业中专学校)是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深度绑定。学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等模式,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尤其在托举农村青年就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渠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2年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行列。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产业升级”,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20余项,培训规模超1.2万人次。

年份关键发展节点办学资质升级
1984-2000以农学专业为主,服务县域农业现代化达州市重点职中
2001-2010增设机电、计算机类专业,启动校企合作省级重点职中
2011-2020建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设“丰田班”“京东电商班”国家示范校(2012)
2021-至今布局新能源汽修、智慧农业专业群省级“双优”学校(2022)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校现开设14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三大专业集群。通过“模块化课程+岗位轮训”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率达85%。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其中数控加工、无人机操控项目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三等奖。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合作企业对口就业率
现代农业畜牧兽医、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通威集团、新希望六和92.3%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重庆长安、成都富士康89.7%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京东科技、华为达州基地94.1%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7%。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交替培养机制,近五年选派12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专项培训。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实训中心8个,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年)
正高级教师4518.3%平均2.4年
硕士研究生7229.3%平均1.8年
企业兼职教师6827.6%累计超3000小时
双师型教师16567.1%平均参与项目数4.2个

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学校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广安、大竹等地职教中心共建“川东职业技能培训联盟”,年输出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针对渠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县的实际,开发“柑橘种植”“电商直播”等定制课程,助力全县12个乡镇建立特色产业基地。近三年承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超800万元,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车间。

  • 横向对比:该校生均拨款标准(1.2万元/年)高于全省中职均值(0.9万元),但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78%)低于成都某国家级示范校(95%)。
  • 纵向提升:2023年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数量较2018年增长3倍,本地企业参与度从45%提升至72%。
  • 区域贡献:毕业生留川就业比例达81%,其中63%进入县域支柱产业,支撑起当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岗位需求的42%。

当前,渠县职业中专学校正面临产业升级倒逼专业迭代加速、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增大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与成渝高校的“3+2”贯通培养,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同时深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该校作为县域职教龙头,有望通过“专业群+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样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48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