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呼图壁中职”)是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职业教育的核心阵地,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学校依托“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覆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与本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实训基地”的育人机制。近年来,学校通过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技能竞赛参与等方式,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超80%,在新疆中职教育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呼图壁中职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呼图壁县农业技术中学,2005年经自治区批准升格为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教职工210人。办学定位紧扣“服务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升级”,重点开设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6大专业群,其中“畜牧兽医”“电子商务”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年份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2005年 |
升格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首批开设农业机械、农作物种植等专业 |
2015年 |
入选新疆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校 |
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 |
2020年 |
获批自治区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
投入30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动态调整的专业布局
学校紧密围绕新疆“八大产业集群”需求,动态优化专业结构。截至2023年,共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占比提升至35%。通过“淘汰落后专业、新增急需专业”的策略,近三年累计撤销3个传统专业,新增5个数字化相关专业。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就业方向 |
现代农业技术 |
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 |
新疆天山畜牧、呼图壁种牛场 |
农牧技术员、养殖场管理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 |
特变电工、昌河机械 |
设备操作员、工艺工程师 |
信息技术 |
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 |
京东物流、新疆电信 |
电商运营、智能终端维护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策略打造高素质师资团队。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至65%。近三年累计选派120名教师赴东部职业院校跟岗学习,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年份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企业兼职教师人数 |
教师培训人次 |
2021年 |
58% |
35人 |
80人次 |
2022年 |
63% |
42人 |
105人次 |
2023年 |
65% |
50人 |
120人次 |
四、校企合作与就业质量
“订单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学校与新疆能源集团、新疆天业等3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冠名班”“企业工作室”。近五年累计输送订单生1200余名,对口就业率从75%提升至85%。2023年毕业生起薪平均达4500元/月,较五年前增长30%。
指标 |
2019年 |
2021年 |
2023年 |
毕业生就业率 |
92% |
96% |
98% |
对口就业率 |
70% |
80% |
85% |
企业满意度 |
85% |
90% |
95% |
五、实训设施与技能竞赛
高标准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投入80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三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入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可满足“1+X”证书考核需求。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
实训中心 |
设备价值 |
覆盖专业 |
年培训人次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4500万元 |
数控、机电、机器人 |
1200人 |
现代农业实训中心 |
3000万元 |
畜牧、种植、农产品加工 |
800人 |
信息技术实训中心 |
2500万元 |
电商、物联网、计算机 |
900人 |
六、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助力乡村振兴的职教实践
学校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超5000人次。与呼图壁县12个乡镇合作建立“田间课堂”,推广农业新技术。近三年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20%以上。此外,学校还承担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师资轮训任务,辐射全疆职业教育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5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