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江淮应用技术学校(蚌江淮技术学校)是安徽省蚌埠市一所具有鲜明产业服务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产教融合、技术立校”为核心理念,依托江淮汽车集团等企业的产业资源,构建了覆盖汽车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培养等举措,形成“订单式培养+双元制教学”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超85%,成为区域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蚌埠江淮应用技术学校创办于2016年,由蚌埠市人民政府与江淮汽车集团联合办学,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示范实训中心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12个。学校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专任教师21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
指标 | 数据 |
---|---|
创办时间 | 2016年 |
校园面积 | 120亩 |
实训设备价值 | 1.2亿元 |
校企合作企业 | 35家 |
毕业生就业率 | 98.2%(2023年) |
专业布局与产业对接
学校紧密围绕蚌埠市“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设置汽车工程、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四大专业群。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实训室配置 |
---|---|---|---|
汽车工程 |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 江淮汽车、比亚迪 |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动力电池实验室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 富士康、安徽柳工 | PLC自动化实训室、3D打印中心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 | 华为技术、科大讯飞 | 云计算实训平台、智能安防实验室 |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校企双聘”机制,从江淮汽车、奇瑞集团等企业引进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高级职称教师4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42 | 19.3%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58 | 26.7%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30.0% |
双师型教师 | 147 | 67.7%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三阶递进”培养体系: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二年级开展专项技能训练,三年级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与江淮汽车合作开设“江淮订单班”,实行“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实践”的交替教学模式。
- 开发《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智能产线运维》等12门校企共建课程
- 建立“岗位能力-课程模块-评价标准”三维对接的课程体系
-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7项
产教融合成效对比
年份 | 合作企业数量 |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 技术成果转化数(项) |
---|---|---|---|
2018 | 22 | 85 | 3 |
2021 | 35 | 210 | 9 |
2023 | 48 | 340 | 15 |
毕业生发展质量跟踪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平均初次月薪 | 4200元 | 4500元 | 4800元 |
专业对口率 | 79% | 83% | 86% |
升学比例 | 12% | 15% | 18% |
创业率 | 3.2% | 4.1% | 5.6% |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蚌埠江淮应用技术学校已形成“教学-实训-研发-就业”四位一体的办学生态。未来,学校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与国轩高科共建新能源电池检测中心,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产业链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