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罗定职校”)是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唯一一所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4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职业教育核心机构。学校立足粤西地区产业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业技术等12个重点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工科为主、农商并举”的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70%,为粤西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占地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建有实训大楼、产学研中心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实训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与华为、大疆等企业共建5个产业学院。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形成“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的复合型教学团队。社会服务层面,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参与乡村振兴项目12项,助力当地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罗定职校前身为罗定县农业技术中学,1998年更名为罗定市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形成“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2000年 | 创办农业技术中学,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 培养农村技术骨干超3000人 |
2001-2010年 | 转型综合性职校,增设机电、计算机专业 | 获省级重点职校称号 |
2011-2023年 |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引入企业实训基地 |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95%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大疆创新合作开发无人机维护课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入一汽-大众技术标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联合温氏集团开发智能化养殖实训项目。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技能证书 |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编程、CAD建模、智能控制技术 | 大族激光、广东拓斯达 | 电工证、工业机器人操作证 |
现代农业 | 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智能化种植 | 温氏集团、华南农业大学 | 农艺工证书、电子商务师 |
信息技术 | 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分析、UI设计 | 华为技术、腾讯云计算 | 计算机二级证、网络安全管理员 |
就业质量与升学路径
学校实施“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珠三角地区126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3年数据显示,毕业生进入制造业占比45%,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8%,本地中小微企业占比20%。升学方面,通过“3+证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中,85%选择留在广东省内高校。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6.2% | 97.1% | 96.8% |
对口就业率 | 82.5% | 84.3% | 83.7% |
升学率 | 12.4% | 14.1% | 15.3% |
平均起薪(元/月) | 3200 | 3450 | 3600 |
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校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等8大实训平台,其中省级实训基地2个。师资队伍中,拥有南粤优秀教师5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42人。2023年校企共同开发教材12本,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累计培训超2万人次。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42个乡镇提供技术指导。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20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挑战与未来发展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等新要求,学校需突破三方面瓶颈: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较大,二是县域职校对高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三是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匹配度需进一步提升。未来计划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装备产业学院,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深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争五年内创建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7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