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恩施好技术学校(恩施技术学校)

恩施好技术学校(恩施技术学校)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所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与产业服务导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前身为恩施地区工业技工学校,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学校立足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民族赋能”为核心办学理念,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柱的专业体系,形成“订单培养+非遗传承+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民族技艺课程,累计为恩施州及周边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8%,其中涉农专业学生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比例达65%。学校建有“恩施玉露茶制作”“肉牛养殖”“土家织锦”等3个省级非遗技艺传承基地,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共建“智能制造订单班”,实现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深度对接。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85-2005年 工业技工学校时期,开设机械、电子专业 培养技术工人3000余人
2006-2015年 转型为职业中专,新增农业、旅游类专业 获评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2016年至今 创建民族技艺传承基地,推进产教融合 入选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校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

学校现有14个中职专业,覆盖二产、三产及新兴农业领域。其中,茶叶生产与加工畜禽养殖民族工艺美术等专业与恩施州“一茶一畜一旅”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例如,茶叶专业与恩施玉露地理标志品牌联动,实训基地直接参与茶叶种植、加工环节;畜牧专业依托“恩施黄牛”国家级育种项目,开展品种改良技术教学。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合作企业/项目 2023年招生占比
现代农业 茶叶生产与加工、农产品电商 八马茶业、拼多多“恩施馆” 35%
智能制造 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维修 比亚迪恩施工厂、华为授权服务中心 28%
文化旅游 导游服务、民族服饰设计 恩施大峡谷景区、土司城非遗工坊 22%
信息技术 计算机应用、直播电商 字节跳动乡村振兴计划 15%

师资结构与民族技艺传承能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32人。为强化民族技艺教学,特聘12名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开设土家摆手舞西兰卡普织锦等特色课程。2023年数据显示,民族技艺类课程学生参与率达92%,相关作品在省级非遗展会获奖27项。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代表性成果
专任教师 124 66.7% 开发《恩施玉露标准化生产》校本教材
企业兼职教师 42 22.6% 联合制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维修标准
非遗传承人 15 8.1% 建立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数据库
硕士及以上 38 20.4% 主持省级教研课题5项

就业质量与区域经济贡献

学校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7%,其中83%实现本地就业。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比亚迪、恩施硒谷科技等企业年均吸纳毕业生超300人。2023年数据显示,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达18%,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4万元。

指标 2021 2022 2023
毕业生总数 865 923 1012
本地就业率 76% 78% 80%
对口就业率 68% 72% 75%
创业人数 124 156 182
企业订单班占比 42% 51% 58%

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建有2.3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包含现代农业、智能制造、旅游服务等6大实训中心。其中,与恩施硒谷科技产业园合作的“硒产品检测中心”具备国家级实验室资质,年承接企业检测服务超500次。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修”实训室,设备价值达1200万元。

  • 校企合作基地:与华为共建“智能终端维修”实训基地,年培训量超600人次;与恩施华龙总医院合作护理专业实训中心,模拟病房覆盖率达100%。
  • 乡村振兴项目: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45个贫困村培养电商带头人;茶学专业师生团队参与“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保护技术研发。
  • 设立土家织锦、侗族木构建筑等非遗工作室,年承接文旅项目订单金额超300万元。

通过深度融入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学校形成了“专业教学+产业服务+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需进一步拓宽新能源、康养护理等新兴专业布局,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36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