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最新招生简章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最新招生简章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综合评述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泸州市直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一核四极六维”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涵盖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多维度的育人体系。该校是四川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并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学校在2024年荣升四川省“五星”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尤其在烹饪、电子技术、艺术教育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学校新校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配备现代化实训基地,包括中国西部工匠城·烹饪工匠实训基地等特色设施,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其“中本贯通培养”国际班项目与电子科技大学、韩国南首尔大学合作,构建了“2+1+4”联合培养模式,打通了中职学生升学与国际化发展的通道。此外,学校在招生政策上注重多元化选拔,通过艺体特长生招录、民族地区“9+3”计划等途径,充分体现教育公平与包容性。


一、新校区最新招生简章分析

1. 学校性质与招生资质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延续公办属性,2025年招生简章明确其由泸州市政府直属管理,所有招生计划均纳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招生专业涵盖中职、国际联合培养班及艺体特长生方向。

2. 2025年招生政策亮点

  • 中本贯通国际班‌:与电子科技大学、韩国南首尔大学合作开设“2+1+4”联合培养项目,前两年在泸职校完成基础课程,第三年赴韩国强化语言及专业课程,后四年直升本科阶段,无硬性语言门槛‌
  • 艺体特长生专项‌:延续2024年艺体特长生招录政策,对音乐、体育、美术等领域表现突出者降低文化课成绩要求,专业测试占比达60%‌
  • 民族地区专项计划‌:继续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面向凉山、阿坝等民族地区定向招生,提供全额学费补贴及生活补助‌

3. 招生规模与录取流程

2025年计划招生2000人,较2024年扩招10%,新增“智能设备运维”“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录取采取“志愿优先+综合考核”模式,7月完成线上报名,8月公布录取结果‌


二、学校基础简介

1.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由原泸州财经学校与泸州市树风职业高级中学于2012年合并组建,定位为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重点培养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领域技术人才‌

2. 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

新校区占地300亩,建有烹饪工匠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等12个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1.2亿元。现有专任教师2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5%,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5人‌

3. 社会声誉与成果

学校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2024年对口升学率达73%,其中32%升入本科院校。近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20项,2024年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金奖3项‌


三、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1. 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餐方向)

  • 优势‌:依托中国西部工匠城·烹饪工匠实训基地,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洲际酒店集团、成都银杏餐饮集团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习就业率100%‌
  • 课程特色‌:引入韩国南首尔大学烘焙课程体系,增设“川菜国际化创新”模块,学生可获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双证书‌

2. 电子技术应用(智能设备方向)

  • 优势‌: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室,开设“5G通信设备维护”“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前沿课程,毕业生可优先进入华为、京东方等企业顶岗实习‌
  • 升学路径‌:参与“中高贯通”项目,通过考核可直升电子科技大学专科阶段,衔接本科升学通道‌

3. 国际商务(中韩联合培养班)

  • 优势‌:采用“2+1+4”贯通模式,第三年赴韩国强化韩语及商务课程,毕业后获南首尔大学本科学历,语言门槛灵活(校内韩语等级考试替代TOPIK)‌
  • 就业前景‌:定向输送至三星、LG等韩资企业,或从事跨境电商运营,起薪较普通中职生高40%‌

四、当地同类型学校优劣势对比

表1:学校基本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创办时间 国家级荣誉 在校生规模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双师型占比)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公办 2012年 国家级重点中职、示范校 6000人 286人/85%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公办 1901年 四川省示范性高职 4500人 320人/78%
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公办 1985年 四川省重点中职 3800人 210人/70%
纳溪江南职业中学 民办 2003年 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 2500人 150人/65%
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1999年 全国民办教育百强 5000人 180人/60%

表2:专业设置与就业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领域 校企合作企业 平均就业率 对口升学率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烹饪、电子技术、国际商务 洲际酒店、华为、三星 98% 73%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机械制造、学前教育 中国重汽、泸州老窖 95% 65%
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汽车维修、建筑工程 上汽大众、华西集团 92% 58%
纳溪江南职业中学 电子商务、护理 京东、泸州人民医院 89% 50%
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服装设计 富士康、七匹狼 90% 55%

表3:硬件设施与国际化水平对比

学校名称 实训基地数量 设备总值(亿元) 国际合作项目 留学生规模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12个 1.2 韩国南首尔大学“2+1+4”项目 150人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8个 0.8 0
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6个 0.5 0
纳溪江南职业中学 4个 0.3 日本语言学校短期交流 30人
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 5个 0.4 0

五、竞争格局与泸职校核心优势

1. 公办资源集聚效应

相较于民办学校,泸职校在财政支持、师资稳定性、实训设备更新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其烹饪实训基地获政府专项拨款2000万元,而民办学校同类基地多依赖学费收入‌

2. 升学通道多元化

通过“中本贯通”“中高贯通”及艺体特长生计划,学校构建了“就业+升学+留学”三维发展路径,较江阳职高、纳溪江南职中仅侧重就业的单一模式更具吸引力‌

3. 产教融合深度

与华为、三星等头部企业的订单培养覆盖率达35%,远超同类学校平均15%的水平。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可参与华为“5G设备维护”真实项目,实现“入学即入职”的无缝衔接‌

4. 国际化教育先行

作为泸州唯一开设中韩联合培养班的中职学校,其国际化课程体系与学历认证优势,填补了区域内中职教育国际化空白,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正文结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