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德阳卫院)

德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德阳卫院)

德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德阳。学院以医学卫生类专业为核心,依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了“医教融合、产教协同”的办学特色。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2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与德阳市多家三级医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校院一体”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德	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德阳地区卫生学校,2006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5年整体迁入现址。办学定位聚焦“健康中国”战略,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为主线,构建“医学技术+健康管理”双轮驱动的专业群。

关键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1958年德阳地区卫生学校成立
2006年升格为德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新校区投入使用,开启“一校两附院”模式
2020年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医学技术+健康服务”专业集群,重点打造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三大核心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前两年夯实医学基础,后一年分方向强化专业技能。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临床护理类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学类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师职称证书
康复治疗类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士证书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医院挂职、企业实践等途径优化师资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行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35%。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典型案例
教授/主任医师5615%三级医院学科带头人兼任教学
双师型教师21761%持有执业医师/护师资格
企业兼职教师9828%医疗机构技术骨干参与实训教学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三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包括模拟医院、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医学影像中心。校内实训基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配备高端智能模拟人、虚拟腹腔镜等先进设备。

实训类别设备价值合作单位功能定位
护理实训中心3200万元德阳市人民医院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训
药学实训中心1800万元科伦药业药物制剂生产全流程模拟
康复实训中心1500万元德阳康复医院运动/作业/言语治疗实训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学院与德阳市卫健委共建“医教联合体”,形成“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机制。与26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

  • 共建“厂中校”:在德阳第五医院设立临床教学班
  • 开发X证书: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师资共享:医院专家承担30%专业核心课教学
  • 科研协同: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17项,到账经费380万元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均值8-12个百分点。就业岗位覆盖二级以上医院、医药企业、康养机构。

指标类别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6.3%97.1%96.8%
护资通过率82.5%85.3%83.7%
对口就业率88.6%90.2%89.4%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院年均开展卫生健康培训超1.2万人次,承接基层医疗人员继续教育项目。组建“健康服务博士团”深入乡村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

  • 技术技能培训: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8个职业资格认证
  • 社区服务:年开展健康普查50余场,覆盖10万居民
  • 技术支援:为83个乡镇卫生院提供远程诊疗指导
  • 文化传承:建立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八、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德国Fulda护理学院、日本大阪医疗技术专门学校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护理标准互认与课程对接。年均选派20名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

合作项目启动时间主要内容成果输出
中德护理标准共建2018年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引进联合开发教材3部
中日介护研修2020年失智症照护技术培训培养国际认证讲师12人
东盟留学生项目202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历教育招收留学生47人

经过多年发展,德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鲜明的“扎根基层、医教融合”办学特色。通过深化产教协同创新、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国际合作维度,在医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建立了区域优势。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智慧医教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