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简称“金堂职高”)是四川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近4000人,教职工320人。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核心力量,金堂职高以“融园入校、产教融合”为特色,构建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并与京东方、通威太阳能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超75%,在四川省中职学校中位居前列。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校基础概况与硬件设施
金堂职高始建于1958年,2006年迁至现址,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2亿元。校园规划采用“前校后厂”布局,教学区与实训基地通过连廊衔接,形成“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空间。
类别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实训设备价值 |
---|---|---|---|
主校区 | 210亩 | 8.6万㎡ | 1.2亿元 |
分校区(淮口工业园) | 80亩 | 3.2万㎡ | 3000万元 |
学校建有智能制造、光电技术、现代物流等8大实训中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52台,数控加工车间拥有五轴联动机床15台。图书馆藏书15万册,电子资源覆盖万方数据、知网等平台,数字化校园网络带宽达10Gbps,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动态调整专业结构。2023年招生专业共18个,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领域。
专业大类 | 核心专业 | 合作企业 | 证书获取率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 | 京东方、一汽丰田 | 94% |
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通信运营服务 | 通威太阳能、TCL | 91% |
现代服务 | 会计、电子商务 | 京东西南区、顺丰 | 89% |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二年级强化专业技能,三年级开展顶岗实习。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开发《精密测量技术》《智能产线运维》等12门校本教材,其中4门入选四川省优质中职教材名录。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能力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计划,通过企业挂职、高校进修提升教师素质。现有四川省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3%。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行业认证 |
---|---|---|---|
正高级职称 | 4 | 1.2%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研究生 | 38 | 12% | -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17.5% | 技师/高级工 |
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9项,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涵盖机械加工、电路设计等8个模块。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跨校教研活动26次,推动教学方法革新。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67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厂中校”“校中厂”项目。其中与通威太阳能合作建设的光伏技术实训基地,年产能达50MW,实现教学生产一体化。
合作模式 | 代表企业 | 实训岗位 | 年接收学生数 |
---|---|---|---|
订单培养 | 京东方 | 设备运维、质量检测 | 120人 |
顶岗实习 | 沃尔沃成都基地 | 汽车装配、焊接 | 80人 |
现代学徒制 | 海底捞西南总部 | 餐饮管理、客户服务 | 60人 |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65%,提供奖学金总额超200万元/年。联合研发“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等横向课题,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反哺教学设备更新。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多元发展通道。2023届毕业生中,78%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15%进入企业就业,7%选择自主创业。
升学方向 | 合作院校 | 专业对口率 | 平均录取率 |
---|---|---|---|
高职单招 | 四川工程职技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 89% | 92% |
应用型本科 | 西华大学、成都师范学院 | 76% | 68% |
海外留学 | 泰国清迈大学、韩国又石大学 | - | 3% |
就业学生起薪平均4500元/月,专业对口率达83%。学校设立创业孵化中心,累计培育学生电商项目23个,其中“农产直播助销”项目年营业额突破800万元。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为县域内4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解决生产难题120余项。
培训类型 | 年培训量 | 主要客户 | 证书通过率 |
---|---|---|---|
电工/焊工 | 3200人 | 淮州新城制造业企业 | 95% |
电商运营 | 2800人 | 县域个体工商户 | 88% |
农业技术 | 1500人 | 乡村振兴带头人 | 92% |
牵头成立“淮州新城产教联合体”,联合12所院校、36家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面积达2.4万㎡。近五年输出技术技能人才6300人,支撑当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用工需求。
七、竞赛成绩与技能水平
学校将技能竞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组织参赛团队218支,获省级以上奖项97项。其中数控铣床、光伏发电安装等项目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赛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数 | 指导教师 |
---|---|---|---|
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床) | 一等奖 | 3人 | 李XX、王XX |
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赛项 | 二等奖 | 2人 | 张XX、陈XX |
四川省电子商务运营赛项 | 三等奖 | 5人 | 刘XX、赵XX |
建立“竞赛种子库”,选拔潜力学生进行专项培养。投入300万元建设竞赛专用实训室,配备高精度加工设备、智能控制平台等设施,确保训练条件与国赛标准接轨。
八、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中职吸引力不足等挑战,学校提出“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建成“智慧职教”标杆校,2027年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全匹配,2030年跻身全国中职教育第一方阵。重点推进以下举措:
- 数字化转型: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AR/VR教学资源包,提升信息化教学覆盖率至90%以上。
- 国际化拓展:与德国、新加坡职业院校共建“中德诺浩”汽车学院,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海外输出模式。
- 生态化育人: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设“绿色工匠”课程,培养碳中和领域技术人才。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金堂职高正朝着“培养一流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目标稳步迈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金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