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阳卫生学校是川内历史悠久的医学类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更名与建制调整,现已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该校在川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学校现开设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8个核心专业,形成以护理为龙头,多专业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截至2023年,校园占地面积达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拥有价值超6000万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绵阳专区中医学校,1972年更名为绵阳卫生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2018年获批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始终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输送,近五年累计培养毕业生4327人,其中83%进入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工作。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58-1978 | 创建绵阳专区中医学校 | 年招生不足200人 |
1979-2000 | 更名为绵阳卫生学校 | 国家级重点中专认定 |
2001-2015 | 开设护理专业 | 年均招生突破800人 |
2016至今 | 建设省级示范校 | 在校生规模达3200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当前开设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8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1+X"证书制度,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占比35%,实践课程达25%。近三年新增老年护理、中医康复等特色方向课程模块。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护理 |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药剂 | 药物化学、药理学 | 医药商品购销员证 |
医学检验 | 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 | 临床医学检验士证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38%,副高以上职称占42%。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2022年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达58人。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开发校本教材12部。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56 | 85% |
双师型教师 | 97 | 62% |
正高级职称 | 28 | 18% |
行业兼职教师 | 58 | 34%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有模拟医院、护理实训中心等6大实训基地,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配备高端智能模拟人系统、数字化解剖实验室等先进设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8万元。与绵阳市中心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五、学生发展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7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1%。2022届护理专业毕业生月均收入4500元,较全省中职平均水平高15%。建立覆盖全国的实习网络,与32家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六、产教融合实践
构建"校-院-企"三元育人模式,与四川科伦药业等12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年订单培养学生200余人。承接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七、社会服务能力
作为川北地区卫生人才培训中心,承担着绵阳市乡村医生培训、养老护理员鉴定等职能。近五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2万人次,技能鉴定通过率92%。疫情期间向医疗机构输送应急志愿者568人次。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面临中职招生规模缩减、本科层次卫生教育竞争加剧等压力。"十四五"期间计划推进职教本科贯通培养,投资1.5亿元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实训中心,力争实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
经过六十余载发展,四川省绵阳卫生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特色。其"教学-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示范意义。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深度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医疗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升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