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达州职院老校区)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达州职院老校区)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徐家坝路448号,是学院发展的历史根基与人文承载地。作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校区自2001年整体迁建以来,历经20余年发展,形成了以医学、工科、文科为主的多专业办学格局。校园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500余人,教职工320人。老校区依托洲河沿岸地理优势,构建了“教学-实训-生活”三位一体的功能布局,但受限于建设年代较早,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空间利用率不足、智慧化水平滞后等问题。

四	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老校区地处达州市主城区核心地段,东临洲河,西接城市主干道朝阳中路,距达州火车站直线距离3.2公里,毗邻达州客运西站(1.5公里)。校园周边公交线路密集,覆盖12条城市公交线,校门口设“职院路口”公交站,日均客流量超8000人次。

对比维度老校区新校区区域平均水平
占地面积(亩)1201000800
建筑面积(万㎡)6.824.518.3
生均面积(㎡/人)15.154.242.7

二、建筑设施与空间布局

现有建筑群以苏式风格为主,包含3栋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8万㎡)、2栋实验楼(0.9万㎡)、4栋学生宿舍(2.7万㎡)及后勤保障用房。其中,1号教学楼建于1978年,抗震等级仅为6级标准。功能分区呈现“前教学后生活”格局,实训中心与理论教学区平均距离达400米,造成资源流转效率低下。

建筑类型建成时间层高(米)使用状态
教学楼A栋19853.6局部改造中
实训楼B栋20034.2正常使用
学生宿舍C区19983.3待拆除重建

三、教学资源配置现状

老校区现开设护理、建筑工程技术等12个专科专业,配备基础实验室42间,其中达到省级标准的仅18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个,但设备更新周期长达8年,数控加工设备服役年限平均超过10年。师生比1:14.3,高于全省高职院校1:16的平均水平,但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28%。

四、学生生活服务系统

学生生活区由4栋6层宿舍楼组成,容纳率达110%,人均居住面积5.8㎡。食堂总面积2100㎡,餐位1800个,高峰时段需轮转3批次就餐。校园商业网点23个,以餐饮、文印为主,缺乏综合性服务中心。心理健康咨询室仅1间,面积35㎡,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咨询需求。

服务设施数量服务能力师生评价
食堂窗口15单餐供应3000份满意度62%
淋浴位280峰值等待40分钟投诉率35%
快递柜8组日均处理800件损坏率20%

五、校园文化传承体系

老校区保留有校史馆(建于2005年)、文化长廊(2010年建成)等文化载体,收藏各类教学文物320件。年度举办职业技能竞赛12场、文艺活动8次,但数字化文化平台建设滞后,非遗传承基地使用率不足40%。校园绿化率32%,古树名木17株,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六、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当前信息化设备覆盖率为68%,其中物联网终端仅占12%。安防系统仍采用传统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覆盖率低于15%。图书馆藏书18万册,但数字资源占比不足30%,电子阅览室终端机老化率达60%。教务管理系统未实现与新校区的数据互通,造成跨校区选课障碍。

智慧指标老校区国家高职标准差距说明
无线网络覆盖率52%≥80%基站布设不足
在线课程比例25%≥50%数字化转型滞后
能耗监测系统未建设必建项目节能管理缺失

七、产教融合实施效果

老校区与1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9个,但深度合作企业仅占30%。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85万元,转化率不足40%。本地产业契合度方面,护理专业对接医疗机构覆盖率达90%,但工科专业与智能制造企业的设备共享率低于25%。

八、改造升级规划路径

根据《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基建规划》,老校区将实施分阶段改造:2024-2025年完成危房拆除与基础设施翻新,投资预估1.2亿元;2026-2027年推进数字化升级,建设智慧教室30间;2028年后逐步转型为继续教育基地。改造期间将采取“分段施工、错峰搬迁”策略,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既承载着医学、建筑等优势专业的办学传统,也面临着空间局促、设施陈旧等现实挑战。通过系统性改造与资源重组,有望实现从传统教学园区向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转型升级,为川东北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