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中国气都”达州市。学院以中医药教育为特色,聚焦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依托秦巴地区道地药材资源和区域医疗产业需求,构建了“医、药、护、技”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作为川东北首个中医药类高职院校,其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与多家三甲医院、医药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教学-临床-科研”一体化培养路径。近年来,学院在中医康复技术、中药栽培与加工等专业领域形成区域优势,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达州卫生学校,2020年升格为高职院校,是四川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的医药类高校。办学定位聚焦“中医药+基层医疗”,提出“扎根秦巴、服务基层、医文并重”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川陕渝结合部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二、专业布局与学科建设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特色方向 |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
医药类 | 中医学、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 | 秦巴道地药材栽培、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药学(2022年立项) |
健康服务类 | 护理、健康管理 | 老年保健、中医养生调理 | 护理(2023年培育) |
医药信息技术类 | 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 | 智能化制药、医药电商运营 | -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指标类型 | 数据表现 | 对比院校(四川中医药高专) | 对比院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
高级职称占比 | 38% | 45% | 32%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2% | 71% | 55% |
校内实训基地数 | 12个 | 18个 | 8个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推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可考取中医康复、中药调剂等职业资格证书。2023届就业数据显示,85%进入基层医疗机构,12%进入医药企业,3%升学。与达州市中心医院共建“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 建有秦巴道地药材研究所,承担省级课题12项
- 开发“达州枳壳”等地理标志产品种植技术标准
- 年开展中医药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
- 与同仁堂、太极集团共建产学研基地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韩国又石大学建立“中医+韩医”联合培养项目,选派优秀生赴马来西亚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2022年成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联盟成员单位。
七、校园文化与特色项目
文化品牌 | 实施路径 | 建设成效 |
---|---|---|
“秦巴医韵”文化工程 | 开设《巴山草药识鉴》校本课程,建立非遗工作室 |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杏林讲堂”学术活动 | 邀请国医大师进校讲座,月均举办2场 | 累计参与超1.2万人次 |
“岐黄工匠”技能竞赛 | 中药炮制、针灸推拿等年度赛事 |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率提升25%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布局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单一化、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问题。根据《达州市医疗康养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学院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康养护理实训中心,重点发展智慧养老、中医康复等新兴专业,力争2025年实现省级“双高计划”建设突破。
四川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通过精准对接区域医疗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其“基层导向+产业融合”的办学模式,既缓解了川东北地区医疗人才短缺问题,也为传统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