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洪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为核心专业群,深度融入区域文旅产业链。学校依托射洪市“诗酒名城”文化资源和川北旅游区位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开设旅游类、烹饪类、信息技术类等8大专业群,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导游服务等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通过“校企双元”培养机制,与世纪金源、华侨城等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射洪县职业中学旅游教研室,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职业学校,2020年入选“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现为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川北地区文旅人才定向培养任务。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0 | 设立旅游服务初级班 | 累计培养导游人才1200人 |
2001-2015 | 申办国家级重点职校 | 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
2016至今 | 创建省级示范校 | 开发非遗研学等新兴专业方向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构建“旅游+”专业集群,形成“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三级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实施“双师双课堂”教学模式,理论课与景区现场教学占比达1:1。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占比 | 职业资格证书 |
---|---|---|---|
高星级饭店运营 | 酒店数字化管理、宴会设计 | 65% | 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师 |
导游服务 | 研学旅行策划、应急救护 | 70% | 导游资格证 |
烹饪工艺 | 川菜非遗技艺、食品雕刻 | 80% | 中式烹调师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完成行业实践不少于3个月。现有教师中具备导游员、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者占比达78%。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行业经验年限 |
---|---|---|---|
专任教师 | 156 | 68% | 平均5.2年 |
企业兼职教师 | 92 | 32% | 平均12年 |
高级职称教师 | 44 | 19% | -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
建成“四中心一馆”实训体系,包括智慧旅游实训中心、川菜非遗传承中心等。与沱牌舍得酒业共建白酒品鉴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VR导游模拟系统。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推行“三阶递进”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与携程集团共建“数字旅游订单班”,实现课程学分与岗位技能认证转换。
- 合作企业类型:五星级酒店(35%)、文旅集团(42%)、非遗机构(23%)
- 典型合作项目:峨眉雪芽茶文化研学基地、遂宁观音故里讲解队
- 近3年企业接收实习生:年均1200人次,留用率81%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档案库,数据显示:初次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89%,3年内晋升主管岗位比例47%,自主创业率12%。
指标维度 | 2020届 | 2021届 | 2022届 |
---|---|---|---|
对口就业率 | 86% | 90% | 92% |
平均起薪 | 3200 | 3500 | 3800 |
雇主满意度 | 88分 | 91分 | 93分 |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文旅从业人员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遂宁市导游资格考试培训任务。开发《涪江流域非遗美食制作》等6项行业标准教程。
八、数字化转型实践
构建“云上文旅学院”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23门,疫情期间实现98%课程线上交付。与腾讯合作开发景区客流预测AI系统。
射洪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了“专业-产业”共生生态系统。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有效破解传统职教壁垒,在非遗传承、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学校正加速向“文旅产教融合综合体”转型,建议进一步强化国际交流模块开发,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海外输出路径,这将为学校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