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中医药职业学院(南充中医职院)

南充中医药职业学院(南充中医职院)

南充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学院依托川东北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以“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聚焦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构建了以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护理为核心的专业体系。作为区域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注重产教融合,与多家医疗机构、药企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院协同、育训结合”的育人模式。硬件设施上,拥有现代化中医药实训中心、模拟医院及数字化教学平台,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超40%,具备扎实的教学与科研基础。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和中医药企业中表现突出,成为川东北地区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南	充中医药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南充中医药职业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川北医学专科学校中医药系,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2020年正式获批为独立高职院校。学院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以“扎根川东北、服务大健康”为定位,致力于培养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承担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社会培训职能。

时间 发展节点 关键成果
1951-1985 川北医专中医药系时期 培养中等中医人才超3000人
2000-2015 南充卫校中医药专业群建设 新增针灸推拿、中药制药等专业
2020至今 高职院校独立办学 建成省级中医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开设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12个专科专业,其中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覆盖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基础,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技能,如中药炮制技术、经络腧穴实训等。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中药学 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药用植物学 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
中医康复技术 康复评定技术、传统康复技术、中医筋伤学 康复医学治疗士、保健按摩师
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母婴护理、老年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证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学院现有教职工28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8%,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5%。通过“内培外引”策略,组建了以中医药专家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近五年累计完成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

师资类别 人数 占比
正高级职称 42 15%
副高级职称 76 27%
“双师型”教师 150 54%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资源

学院规划总投资5.8亿元,建有中医药文化馆、模拟医院、中药标本馆等实训场所,配备虚拟仿真针灸训练系统、智能护理实训室等先进设备。校外与南充市中心医院、太极集团等32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实现“教室-实训室-临床”三位一体培养。

设施类型 数量 功能覆盖
校内实训基地 18个 中药生产、康复治疗、护理操作
虚拟仿真中心 6个 针灸模拟、中药鉴别、急救演练
校外实习点 32个 三甲医院、医药企业、基层卫生机构

五、学生规模与就业质量

学院现有在校生6200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2.3%,专业对口率超85%。毕业生主要流向基层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及康养服务机构,部分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年份 毕业生人数 就业率 对口率
2021 1200 91.5% 86%
2022 1350 93.2% 87%
2023 1400 92.8% 85%

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院面向社会开展中医药技能培训、健康科普讲座等公益活动,年均培训超5000人次。依托“川派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开发非遗项目如“南充六合灸法”“川北中药炮制技艺”等课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校园。

服务项目 年度人次 覆盖范围
职业技能鉴定 3200 中药调剂、康复理疗
健康义诊 4500 周边乡镇、养老机构
文化普及活动 28场 中小学、社区广场

七、区域竞争与行业对标

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南充中医药职业学院以“中医药+康养”特色形成差异化优势。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相比,其基层就业渠道更广;相较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其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更强。但高端人才引进仍落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

对比院校 特色专业 就业地域 科研投入占比
四川中医药高专 医疗美容技术、中药制药 全省覆盖,省会为主 8%
达州中医药职院 中医骨伤、中药栽培 川东地区,县域为主 6%
南充中医药职院 中医康复、中药炮制 川东北,基层倾斜 7.5%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南	充中医药职业学院

当前面临专业人才结构单一、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未来计划增设中医养生保健、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建设区域中医药产教联合体,力争五年内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打造西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

  • 短期目标(2025年):实现省级“双高计划”立项,校企合作订单班占比提升至30%。
  • 中期目标(2030年):建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留学生规模突破200人。
  • 长期愿景: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教育标杆院校,年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超1万人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