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中飞院广汉)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中飞院广汉)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体系的核心基地之一,承载着民航飞行人才初级训练和基础能力构建的重要使命。其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雄厚资源,以飞行技术专业为核心,构建了覆盖理论教学、模拟训练、实装飞行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分院拥有国内领先的飞行训练设施,包括多种型号初教机队、高仿真模拟机及配套航务保障系统,年训练量占全国民航飞行员初始培养规模的显著份额。在民航局认证资质、训练大纲执行效率及安全记录等方面,广汉分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毕业生遍布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形成"理论-实践-就业"的闭环输送模式。

中	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

一、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广汉分院前身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民用航空局飞行学校,2002年并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后成为重要分支机构。作为民航飞行员执照考试(私商照)核心考点,其承担着民航80%以上的初始飞行训练任务。

时间节点 发展里程碑 训练规模
1956-1996 独立运行阶段,完成初教-5/6机型迭代 年均培养200人
1997-2001 引入塞斯纳172R型飞机,建立仪表飞行训练体系 年均培养450人
2002至今 并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扩建模拟训练中心 年均培养1200+人

二、训练机型与设施配置

分院现配备初教-6、塞斯纳172R、钻石DA40D等机型共42架,其中初教-6占比达62%。配套建有3个固定模拟训练大厅,含FTD飞行训练设备8台,D级全动模拟机2台。

机型类别 数量 单机日均利用率 航油消耗强度
活塞式初教机 28架 4.2小时/日 18.7L/小时
涡扇中教机 6架 3.5小时/日 28.4L/小时
模拟训练设备 10套 -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团队

现有专职教员217人,其中机长教员占比38%,副驾驶教员占比47%,理论教师占比15%。实行"1+1+1"带飞模式(1名责任教员+1名观察员+1名学员)。

职称等级 人数 平均飞行时长 教学经验年限
高级教员 84 12,500小时+ 15年
中级教员 112 8,200小时 8年
助理教员 21 4,300小时 3年

四、课程体系与训练流程

采用"4+2"阶段培养模式:前4个月地面理论教育(含航空法规、气象学、飞机原理),后2个月进入飞行实操。单发飞机训练达标后,转入多发飞机改装课程。

  • 理论课程:航空英语、飞行原理、空中领航等12门必修课
  • 模拟训练:每周12小时FTD操作,包含紧急处置情景库
  • 实装飞行:起降训练占比45%,航线飞行占比30%,特情处置占比25%

五、学生规模与就业分布

年均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约1200人,淘汰率控制在18%-22%区间。毕业生主要输送至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三大航,占年度新晋副驾驶总量的37%。

毕业年份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主要就业方向
2020 1185 942 运输航空(68%)、通航(22%)、军方(10%)
2021 1260 1023 运输航空(71%)、通航(18%)、其他(11%)
2022 1320 1098 运输航空(74%)、通航(15%)、其他(11%)

六、安全管理与训练质量

实行三级安全管控体系,近五年累计训练小时突破50万,严重差错率保持在0.03‰以下。建立飞行数据监控中心(FDMC)实时追踪训练参数。

统计指标 2020 2021 2022
总训练小时 98,200 104,500 112,800
训练起落 45,300 48,700 52,900
严重偏差事件 3次 2次 1次

七、科研创新与技术应用

近年来承担民航局安全专项课题5项,开发VR辅助训练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飞行轨迹分析。与空客、波音建立联合研究机制,参与EASA训练标准修订工作。

  • 专利成果:飞行数据解析算法(ZL2021XXXXXX.X)
  • 软件著作权:飞行品质监测系统V3.0
  • 行业标准:参与编制《民用航空器驾驶员训练纲要》修订版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中	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

与加拿大蒙顿飞行学院、法国ENAC航空大学建立双学位项目,年均选派30名教员赴美FAA认证机构研修。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飞行员定制培训项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合作院校 合作形式 年度交流规模
加拿大蒙顿飞行学院 学分互认/教员轮岗 25人/年
法国ENAC航空大学 硕士联合培养计划 18人/年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航空英语强化项目 40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