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阳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泸州校区(以下简称“江阳城院”)作为西南地区以城市建设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依托泸州区域产业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学院聚焦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群,与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需求深度绑定,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匹配度高,如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智慧城市管理等专业直接服务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拥有BIM技术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等省级实训平台;三是师资队伍兼具理论功底与行业经验,“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然而,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其在科研创新能力、省外生源吸引力及国际化合作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增强品牌辐射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江阳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泸州建筑工程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更名为现名。学院始终以“立足泸州、服务四川、辐射西南”为定位,围绕“城市建设与管理”主线,形成以土建类专业为核心,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2年 | 中专阶段,开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 培养建筑行业技术骨干超5000人 |
2003-2018年 | 高职阶段,新增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 | 获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
2019年至今 | 更名后聚焦智慧城市领域,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 | 立项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28个专科专业,覆盖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省级重点专业4个。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前两年夯实专业基础,第三年分方向培养。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土木建筑类 |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 | 预制构件生产与施工、BIM建模技术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
工程管理类 | 工程造价 | 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 二级造价工程师 |
信息技术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传感器技术、智能家居系统集成 | 物联网工程师(中级)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教职工4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8%。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师驻企研修”等制度,实现师资双向流动。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等12个校内实训场所,与中建三局、泸州老窖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56个。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企业 |
---|---|---|---|
教授/副教授 | 102人 | 22%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双师型教师 | 215人 | 47% | 中铁八局 |
企业兼职导师 | 83人 | 18% | 泸州发展控股集团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推行“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2%。2022年毕业生进入中国五冶、碧桂园等大型企业比例达37%,本地就业学生中85%服务于泸州城市建设相关岗位。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初次就业率 | 95.3% | 96.1% | 96.5% |
对口就业率 | 79.8% | 82.4% | 83.2% |
本地就业占比 | 72.1% | 74.3% | 76.5% |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近三年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其中省级重点研发项目“长江流域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超千万元。与泸州市住建局共建“装配式建筑技术服务中心”,年培训行业人员超3000人次。
- 科研方向:聚焦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装配式技术等应用领域
- 技术转化:开发BIM协同管理平台,在泸州15个工程项目中应用
- 社会培训:开展“泸州工匠”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覆盖建筑工人、物业经理等群体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院共建“中德绿色建筑技术中心”,引进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2021年起招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际班,已培养留学生32人。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开展“智慧城市管理”联合教研项目。
合作国家/地区 | 合作形式 | 成果 |
---|---|---|
德国 | 课程标准引进、师生互访 | 联合开发装配式混凝土课程包 |
马来西亚 | 学术研讨、学分互认 | 共建智慧城市管理案例库 |
泰国 | 海外实训基地建设 | 接收泰国高校学生实习27人 |
七、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学院打造“筑梦”文化品牌,通过“技能文化节”“鲁班文化周”等活动强化职业素养。设立“城建之星”奖学金,年奖励学生120余人。学生社团中,建筑模型社、BIM创新社等专业类社团占比达60%。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兴专业(如智慧城市管理)师资储备不足;二是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待完善;三是省外招生竞争力较弱。未来发展将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重点推进三项战略: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拓展东南亚留学生教育市场。
江阳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泸州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城建类人才培养体系。其“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训资源配置及本地化就业优势显著,但在科研创新层级提升、省外影响力扩展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土木工程”等专业升级路径,同时借助成渝经济圈区位优势,打造西部城市建设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