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船山区职教中心作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实体,始终秉持“以技立身、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学校开设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6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引企入校、订单培养等模式,与京东、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2%,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形成“理论教学+实训操作+顶岗实习”三段式培养链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船山职业中学,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中等职业教育中心。现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数字商贸、现代服务等3大教学部。办学定位聚焦“三个对接”:专业设置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对接企业岗位需求,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认证。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基础建设期(1987-2005) | 完成校区扩建,设立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等初始专业 | 获评市级重点职业学校 |
内涵提升期(2006-2015) | 建成数控实训基地,开发校本教材12套 | 创建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
高质量发展期(2016-至今) | 引入华为ICT学院,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单位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金字塔型”专业结构,形成“骨干专业-新兴专业-特色专业”三级体系。重点专业实行“双轨制”教学,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步培育。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公共基础课占比30%,专业核心课占比50%,拓展课程占比20%。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数控编程、CAD/CAM、工业机器人操作 | 数控车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 | 比亚迪、四川长虹 |
数字商贸 | 电商运营、物流管理、新媒体营销 | 电子商务师、物流管理师 | 京东西南仓、顺丰速运 |
现代服务 | 酒店管理、幼儿保育、形象设计 | 客房服务员、保育员 | 万豪酒店、遂宁幼教集团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建立“高校教授+企业技师+骨干教师”三维培养体系。近五年选派8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3人担任兼职教师。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42%。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理论教学型 | 128 | 58% | 学科知识系统化教学 |
实践指导型 | 76 | 35% | 设备操作/工艺示范 |
企业兼职型 | 32 | 12% | 行业新技术传授 |
四、教学成果与质量监控
建立“四维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20%)、实操考核(30%)、企业评价(30%)、社会反馈(20%)。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数控加工项目连续三年包揽市赛一等奖。毕业生岗位适应度测评优良率达91%。
五、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推行“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赋能模式,与12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双主体”育人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比例达100%,提供奖学金覆盖率超30%。典型案例包括与京东合作的“蜂巢”物流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场景无缝衔接。
六、学生发展路径规划
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方”的立体化发展通道。年均本科升学率稳定在28%左右,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搭建“3+2”中高职衔接项目。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累计扶持学生创业项目17个,其中“智能家居维护”项目获省级双创大赛银奖。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职业培训超5000人次,为本地企业定制技术提升方案32项。承接遂宁市“春潮行动”农民工技能培训项目,开发家政服务、老年护理等短期培训课程包。疫情期间开通“云培训”平台,累计服务企业员工1.2万人次。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当前面临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产业升级、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较大等挑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综合体,二是开发“AI+专业”课程群,三是构建长三角地区就业服务网络。预计到2025年,实现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提升至95%以上。
遂宁船山区职教中心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其“需求导向-资源整合-质量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为中西部地区县域职教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学校正朝着建设现代化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