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郫县红光职业技术学校(成都红光职校)

郫县红光职业技术学校(成都红光职校)

郫县红光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相连。学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为地方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学校在就业率、技能竞赛获奖率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然而,在师资结构、专业迭代速度、国际化办学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以下从八个维度对其办学现状进行系统性分析。

郫	县红光职业技术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郫县机械技工班,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天府工匠”培养基地,学校明确“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对接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的办学方向。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办学规模
1985-2007技工班阶段,开设机械加工、电工基础专业年招生不足200人
2008-2015升格职校,新增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突破1500人
2016-至今建设省级示范校,引入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架构,实行“双证书”制度。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3D打印技术成都一汽、京东方
信息技术网络搭建、大数据基础、物联网应用华为技术、腾讯云
现代服务跨境电商实务、酒店数字化运营、物流管理京东物流、洲际酒店集团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高级职称教师22人。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等教学载体。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
正高级职称86.3%年均45天
中级职称4535.2%年均30天
企业兼职教师3225%项目制驻校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占比72%,对口就业率达89%。建立“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培养”三段式培养机制。

年度毕业生数升学比例平均起薪
202143212%3850元/月
202251715%4120元/月
202360218%4380元/月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形成“厂中校”“校中厂”双元模式,与32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实体平台。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覆盖专业设备投入
订单培养15机械制造、电子信息800万元
实训基地共建8汽车维修、物流管理1200万元
技术研发4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500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项目类别参与人数获奖率成果转化
创新创业大赛120+/年28%孵化企业7家
传统技艺竞赛80+/年35%非遗传承基地3个
数字技能比武150+/年41%企业技术标准2项

七、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

建成智慧校园系统,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库12个,其中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覆盖率达75%。

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应用场景使用频次
虚拟仿真实训室450万元数控加工、电子电路周均32课时
AI教学分析平台180万元学情诊断、个性化推送日均登录230次
专业资源库200万元自主学习、远程辅导资源下载量1.2万次/月

八、发展瓶颈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国际化教育资源不足等挑战。建议强化产业链需求预判机制,建立设备迭代专项基金,拓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

郫县红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未来需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国际交流能力、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