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市纳溪区江南职业中学校本部(以下简称“江南职中”)是川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学校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三大专业集群,形成“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与泸州老窖、华为泸州基地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学校通过“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践”模式,实现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2%以上,本地产业人才供给覆盖率达75%,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案例。
一、基础概况与硬件配置
指标项 | 校本部数据 | 全省中职均值 |
---|---|---|
校园面积 | 120亩(含实训基地) | 85亩 |
生均教学设备值 | 1.2万元 | 0.8万元 |
数字化教室覆盖率 | 100% | 65% |
学校建有白酒酿造、智能农机、电子商务等12个高标准实训中心,其中白酒包装生产线实训室配备价值200万元的全自动分装设备,模拟真实生产场景。相较于省内同类院校,其生均实训工位比达到1:3,处于领先水平。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核心专业 |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市级特色专业 |
---|---|---|
酿酒技术 | √ | - |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 - | √ |
会计事务 | - | √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三级架构,开发《白酒品鉴技术》《智能化农械操作》等12门特色校本教材。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联合开设“酿酒工艺优化”等4门大学先修课程,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贯通。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类别 | 高级职称占比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
专任教师 | 38% | 82% | 15% |
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机制,近五年累计选派67名教师赴五粮液集团跟岗学习。聘请泸州老窖国家级酿酒技师12人担任产业导师,形成“理论教学-岗位实操-技术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成效对比
年度 | 技能大赛获奖数 | 专升本录取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20 | 46项 | 18% | 89% |
2023 | 68项 | 26% | 94% |
近三年毕业生覆盖泸州市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为当地酒类企业输送技术骨干327人。202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检测赛项一等奖,创川南地区该赛项历史最好成绩。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 共建产业学院:与华为合作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学院”,引入企业认证标准12项
- 订单培养规模:2023级“泸州老窖班”招生85人,实行“1.5+1.5”工学交替模式
- 技术服务平台: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23项,白酒降耗工艺改造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校企联合开发《浓香型白酒酿造虚拟仿真》数字资源库,涵盖生产工艺全流程,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项目 | 年培训人次 | 服务对象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1200+ | 周边乡镇农户 |
企业职工技能提升 | 800+ | 合作企业员工 |
社区教育课程 | 300+ | 城区居民 |
牵头组建“长江上游酿酒职教联盟”,吸纳云贵川渝32所院校参与,共同制定《白酒专业人才等级标准》,推动行业资格认证规范化。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成“5G+智慧校园”管理平台,部署物联网设备800余个,实现能耗监测、实训安全等场景智能化管控。开发“酒韵江南”VR实训系统,模拟白酒发酵环境参数调控,填补传统教学可视化短板。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 挑战: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长,新兴专业(如新能源方向)师资储备不足
- 对策:申报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项目,与重庆大学共建跨区域师资培训中心
- 规划:2025年前完成智慧酿酒工厂扩建,增设白酒国际标准化课程模块
江南职中通过持续深化“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范式。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和服务能级提升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增强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