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卫生学校(江苏淮安卫生职业学校)作为江苏省淮海地区卫生健康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以“厚德博学、精业济民”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长三角区域医疗资源集聚优势,构建了以护理、药学为核心,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多专业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1+X”证书试点,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多次斩获团体一等奖,形成了“立足淮安、辐射江苏、服务长三角”的办学格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的淮阴医士学校,2006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淮安卫生职业学校,2012年整体迁入淮安市高教园区新校区。经过六十余年发展,现已形成中职与高职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多层次办学体系。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阶段 |
---|---|---|
1958-1998 | 创办淮阴医士学校,开设护理、医士专业 | 初创期中等医学教育 |
1999-2005 | 增设药剂、医学检验专业,启动五年一贯制高职试点 | 专业拓展与中高职衔接探索 |
2006-2015 | 更名为淮安卫生职业学校,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 | 高职教育规范化建设 |
2016-至今 | 获批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开设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 | 产教融合与数字化转型 |
二、专业布局与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现设有护理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等二级院系,重点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链”专业群。其中护理专业作为省级品牌专业,构建了“校院协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实训基地数量 | 合作医疗机构 |
---|---|---|---|
护理类 | 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 | 8个仿真病房、2个虚拟实训中心 |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药学类 | 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 | 药物制剂GMP实训车间、中药炮制实验室 | 扬子江药业、康缘药业 |
康复治疗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 | 运动疗法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 |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常州钱璟康复医院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质量保障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已形成“教授引领、骨干支撑、企业兼职”的多元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2%,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产业教授36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成果 |
---|---|---|---|
校内专任教师 | 286人 | 79% | 主持国家规划教材编写12部 |
企业兼职教师 | 154人 | 41% | 参与开发岗位标准16项 |
高级职称教师 | 122人 | 34% |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
硕士以上学历 | 215人 | 61% | 完成省部级课题23项 |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就业”三级递进培养体系,近五年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达92.7%,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 就业去向:85%进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2%从事医药企业生产管理,3%自主创业
- 升学通道:与徐州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共建“3+4”分段培养项目,年均升学人数超200人
- 社会服务:年开展继续教育8000人次,承接淮安市基层医疗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五、产教融合与创新发展
学校牵头组建淮海地区卫生健康职教集团,与32家医疗机构、15家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进以下创新项目:
合作项目 | 参与单位 | 建设内容 | 阶段性成果 |
---|---|---|---|
智慧养老产教融合基地 | 淮安市民政局、安康通控股 | 开发老年照护虚拟仿真系统 | 获省级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认定 |
药物制剂现代学徒制 | 正大天晴药业、江苏迪赛诺制药 | 实施“双导师”联合培养 | 订单班就业率100% |
急救技能培训中心 | 淮安市急救中心、蓝天救援队 | 开发院前急救VR课程资源包 | 完成社会人员培训3000余人次 |
面对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淮安卫生学校正加快构建“医教研协同、育训结合”的新型办学生态。通过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学校在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持续发力,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4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