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卫生学校

阿坝卫生学校校长(阿坝卫生学校校长为:李晓东)

李晓东校长作为阿坝卫生学校的核心领导者,自任职以来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与务实的管理风格。他深耕医学教育领域二十余年,兼具临床经验与教育管理双重背景,推动学校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其主导下,学校实现多项突破:构建"藏区定向医学生培养体系",建立川西北首个虚拟仿真护理实训中心,牵头制定《高原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标准》。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他率先推进"云课堂+临床轮转"混合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连续性;主导开发藏汉双语防疫课程包,惠及3万余名基层医护人员。其管理特色体现为"三聚焦"——聚焦民族地区健康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通过搭建"校-院-企"协同平台,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升至92%,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阿坝卫生学校发展核心指标对比

指标类别2018年(李晓东上任前)2023年(现任期间)增幅
在校学生数1200人2300人+91.67%
双师型教师占比38%67%+29%
校外实训基地12家34家+183%
科研立项数量5项23项+360%

民族地区医学教育特色实践

针对川西北高原特殊医疗需求,李晓东主导构建"三阶递进"培养体系:

  • 基础阶段:增设高原医学概论、藏羌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
  • 临床阶段:推行"1+1+1"轮岗模式(县级医院1年+州级医院1年+省级三甲医院1年)
  • 实践阶段:开展"马背医疗队"实训项目,深入牧区进行现场教学
培养方向课程创新实践创新合作单位
藏医药护理藏医外治技术、藏药制剂工艺寺院医寮见习、藏药厂顶岗德格藏医院、若尔盖藏医院
高原急救医学高反处置模拟、野外急救技术登山协会联合实训、景区医疗站轮值四川登山协会、九寨沟医疗中心
基层公卫管理藏汉双语流行病学、牧区健康普查实务帐篷医疗所搭建、包虫病防治专项阿坝州疾控中心、红原县卫健委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分析

通过实施"双百工程"(百名教师进修计划、百名医师进课堂计划),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建设维度具体措施成果数据
学历提升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博士比例从2%提升至15%,硕士达68%
临床能力每年选派50名教师到三级医院脱产培训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教师增加42人
民族特色引进12名藏医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开发18门民族医学特色课程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李晓东推动形成"四共"育人机制:

  • 共建课程: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开发《高原重症护理》慕课
  • 共育人才:实施"订单式"培养,为甘孜、阿坝定向输送632名医护人才
  • 共享资源:接入华西远程医学平台,建立区域影像诊断中心
  • 共研项目:承担国家民委"民族地区基层医疗人才梯队建设"重大课题
合作类型签约机构合作内容年度成果
校院合作四川省人民医院教学医院建设、导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23人
校企合作迈瑞医疗集团设备捐赠、智能实训室改造共建西南首个高原医疗模拟实验室
跨区联动浙江中医药大学东西部协作帮扶、师资轮岗互派教师86人次,开发新专业2个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

  • 教学督导:建立"专家+行业代表"双轨督导制度
  • 技能抽考: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化模拟演练
  • 社会评价: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 数据监测:搭建教学管理大数据平台,实时预警异常指标
质量指标2020年2023年提升幅度
护资考试通过率67.3%89.5%+22.2%
用人单位满意度81%94%+13%
核心课程优良率78%93%+15%
科研成果转化数3项15项+400%

在李晓东的带领下,阿坝卫生学校已发展成为藏区规模最大、特色鲜明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施"扎根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民族文化传承工程",学校累计为民族地区输送6000余名实用型医护人才,参与制定5项省级民族医药教育标准,其"校地共生"办学模式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随着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学校正着力打造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重点攻关包虫病防治、高原慢性病管理等区域健康难题,持续巩固民族地区医学教育高地的建设成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854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