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贵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培育未来花朵的园丁之家

贵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持"厚基础、强技能、育匠心"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校-园-企"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学校依托贵州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蜡染、侗歌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艺术素养+专业技能+人文底蕴"的特色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实践+顶岗"的递进式教学,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2%,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为全省城乡幼儿园输送了大批"站稳讲台、带活班级、懂创新"的新型幼教人才。

贵	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培育未来花朵的园丁之家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该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贵州省立第一幼儿师范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专科院校,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校园占地480亩,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室、蒙台梭利实训中心等36个专业化实训场所,配备奥尔夫音乐教育系统、幼儿心理测评软件等先进教学设备。

时间阶段发展重点标志性成果
2000-2010年中职向高职转型获批省级重点中专,开设早教专业
2011-2020年内涵建设提升建成省级骨干专业,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
2021年至今数字化转型开发虚拟仿真幼儿园实训系统,建立数字资源库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双核驱动"课程体系,以保教能力艺术素养为核心,设置四大专业群:

  • 学前教育(省级特色专业)
  • 早期教育(校企订单班)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新设专业)
  • 音乐教育(幼儿方向)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教学占比
专业必修课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卫生保健45%
技能实训课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设计、舞蹈编排30%
特色选修课民族民间美术、幼儿文学创作、亲子活动策划25%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高校研修+园所挂职"交替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

职称结构人数占比
副高以上6836.6%
中级职称9752.2%
初级职称2111.2%

教师队伍中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资格者占78%,近五年累计完成企业实践锻炼420人次,开发校本教材1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链条:

  1. 校内模拟实训(第1-2学期)
  2. 跟岗见习(第3学期,每周2天)
  3. 集中实习(第4学期,8周)
  4. 顶岗实习(第5-6学期,半年)
实训项目训练内容考核标准
一日生活组织入园接待、午检、离园交接幼儿情绪安抚有效性≥90%
教学活动设计主题课程开发、教具制作原创教案通过率≥85%
应急处理演练意外伤害处理、传染病防控模拟场景处置合格率100%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全省932所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分布呈现"三多"特征:

  • 服务县域教育多(占比68%)
  • 民办园骨干多(职业晋升率72%)
  • 继续深造多(专升本录取率29%)
年份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
202191.3%88.7%94.5%
202293.6%86.5%95.2%
202395.1%89.8%96.3%

通过"园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平台,年均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超5000人次,开发《山地幼儿游戏资源包》等公益资源,惠及农村幼儿园200余所。

六、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课题:

  1. 乡村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学费减免+定向就业"吸引优质生源服务基层
  2. 智慧幼教建设:开发AR绘本教学系统,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3. 职教集团化办学:联合优质幼儿园组建"幼教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

贵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通过六十余载的办学积淀,已形成"扎根贵州、辐射西南"的幼教人才培养格局。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提质扩容的背景下,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其"校-园协同育人"模式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样本,正如校园里那株百年银杏,在时代春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1247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