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持"厚基础、强技能、育匠心"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校-园-企"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学校依托贵州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蜡染、侗歌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艺术素养+专业技能+人文底蕴"的特色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实践+顶岗"的递进式教学,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2%,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为全省城乡幼儿园输送了大批"站稳讲台、带活班级、懂创新"的新型幼教人才。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该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贵州省立第一幼儿师范学校,2012年升格为全日制专科院校,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校园占地480亩,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室、蒙台梭利实训中心等36个专业化实训场所,配备奥尔夫音乐教育系统、幼儿心理测评软件等先进教学设备。
时间阶段 | 发展重点 | 标志性成果 |
---|---|---|
2000-2010年 | 中职向高职转型 | 获批省级重点中专,开设早教专业 |
2011-2020年 | 内涵建设提升 | 建成省级骨干专业,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 |
2021年至今 | 数字化转型 | 开发虚拟仿真幼儿园实训系统,建立数字资源库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双核驱动"课程体系,以保教能力和艺术素养为核心,设置四大专业群:
- 学前教育(省级特色专业)
- 早期教育(校企订单班)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新设专业)
- 音乐教育(幼儿方向)
课程类型 | 核心课程 | 教学占比 |
---|---|---|
专业必修课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卫生保健 | 45% |
技能实训课 | 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设计、舞蹈编排 | 30% |
特色选修课 | 民族民间美术、幼儿文学创作、亲子活动策划 | 2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高校研修+园所挂职"交替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
职称结构 | 人数 | 占比 |
---|---|---|
副高以上 | 68 | 36.6% |
中级职称 | 97 | 52.2% |
初级职称 | 21 | 11.2% |
教师队伍中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资格者占78%,近五年累计完成企业实践锻炼420人次,开发校本教材1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链条:
- 校内模拟实训(第1-2学期)
- 跟岗见习(第3学期,每周2天)
- 集中实习(第4学期,8周)
- 顶岗实习(第5-6学期,半年)
实训项目 | 训练内容 | 考核标准 |
---|---|---|
一日生活组织 | 入园接待、午检、离园交接 | 幼儿情绪安抚有效性≥90% |
教学活动设计 | 主题课程开发、教具制作 | 原创教案通过率≥85% |
应急处理演练 | 意外伤害处理、传染病防控 | 模拟场景处置合格率100% |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全省932所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分布呈现"三多"特征:
- 服务县域教育多(占比68%)
- 民办园骨干多(职业晋升率72%)
- 继续深造多(专升本录取率29%)
年份 | 初次就业率 | 专业对口率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
2021 | 91.3% | 88.7% | 94.5% |
2022 | 93.6% | 86.5% | 95.2% |
2023 | 95.1% | 89.8% | 96.3% |
通过"园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平台,年均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超5000人次,开发《山地幼儿游戏资源包》等公益资源,惠及农村幼儿园200余所。
六、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课题:
- 乡村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学费减免+定向就业"吸引优质生源服务基层
- 智慧幼教建设:开发AR绘本教学系统,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 职教集团化办学:联合优质幼儿园组建"幼教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
贵州大专幼师专业学校通过六十余载的办学积淀,已形成"扎根贵州、辐射西南"的幼教人才培养格局。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提质扩容的背景下,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其"校-园协同育人"模式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样本,正如校园里那株百年银杏,在时代春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