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其发展历程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紧密相连。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师范人才培养基地,该校以“百年师范”精神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育人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教职工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达45%,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为区域教育输送了大量基层教育骨干。在办学定位上,该校既保持传统师范技能培养优势,又积极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师德铸魂、技能立身、创新赋能”的三维培养框架,成为川渝地区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重要支点。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遂宁师范学校肇始于1906年创办的“县立初级师范学堂”,历经民国时期战乱仍坚持办学,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重建。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标准化师范学校,2018年启动“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始终秉持“树德修业,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立足遂宁、辐射川渝、服务基层”的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特征 |
---|---|---|
1906-1949 | 初创时期(原名遂宁县立师范讲习所) | 培养旧制小学教员,注重经史子集研习 |
1950-1999 | 公办转型与规范化建设 | 建立三年制中师培养体系,推行“三字一话”训练 |
2000-2020 | 现代化改造与专业拓展 | 增设学前教育等新专业,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 |
2021至今 | 高质量发展阶段 | 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建设智慧校园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文科/理科)、英语教育等6个主干专业,构建“公共基础+专业核心+实践拓展”三级课程体系。其中《教师口语》《儿童文学》《班级管理》等课程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到6:4。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学前教育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卫生保健 | 保育员资格证、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育(理科) |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教育技术应用 | 小学教师资格证、STEM教学认证 |
英语教育 | 英语语音教程、英美文化概论、英语戏剧表演 | TESOL国际证书、外语导游证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通过高校访学、企业实践等途径提升教师素质。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2人,省级骨干教师28人。构建“导师制+教研室+教学创新团队”三维发展体系,近五年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师资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职称 | 12 | 6.6% | 主持省级课题《中职师范生师德养成研究》 |
硕士研究生 | 76 | 41.8% | 开发校本教材《小学课堂管理实务》 |
双师型教师 | 94 | 51.6% | 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
四、校园基础设施
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数字化图书馆、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现代化设施。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基地”: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应用中心及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
设施类别 | 数量 | 功能特点 |
---|---|---|
智慧教室 | 45间 | 配备交互式触控屏、录播系统 |
专业实训室 | 22间 | 含蒙台梭利教具室、科学探究实验室 |
校外实践基地 | 36个 | 签约优质中小学、幼儿园 |
五、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2%,专业对口率91%。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为乡镇学校定向输送教师1200余人,获评“四川省教育扶贫先进集体”。
年份 | 毕业生数 | 就业率 | 升学率 |
---|---|---|---|
2019 | 823 | 97.8% | 6.2% |
2020 | 798 | 98.5% | 5.8% |
2021 | 856 | 98.1% | 6.5% |
2022 | 912 | 98.7% | 5.3% |
2023 | 945 | 99.2% | 4.8% |
六、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学校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年均培训在职教师2000人次。组建“教育扶贫博士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累计服务偏远地区学校132所。在川渝地区建立“校友发展联盟”,形成显著的品牌辐射效应。
- 承接遂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 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卓越教师联合培养项目”
- 开发《乡村教师教学案例库》被纳入省级资源平台
- 举办川东北片区中职学校师范生技能大赛
七、特色发展项目
学校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品牌”:乡村全科教师培养计划、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智慧教育创新实验。其中“川剧进校园”项目获文化和旅游部创新案例奖,开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数字课程》在西部省份推广使用。
特色项目 | 实施年限 | 覆盖范围 | 社会效益 |
---|---|---|---|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 | 2016-至今 | 32个贫困县 | 输送教师1568名 |
非遗传承教育 | 2018-至今 | 56所中小学 | 培训传承人327名 |
智慧教育实验 | 2020-至今 | 遂宁市8区县 | 建设AI教学试点校12所 |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新型教育体系建设要求,学校正着力破解三大课题: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数字化转型中的师资结构性矛盾。通过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已与15所高校建立课程互选机制,并启动“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
遂宁师范学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坚守师范教育初心,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办学理念,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为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支撑。随着教育数字化变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正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专业结构优化等举措实现转型升级,未来有望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更具示范性的“遂宁模式”,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2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