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大学分数线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东北师大2018分线)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综合评述: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六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工作延续了其“基础文理学科强势、师范特色鲜明”的录取特征。从全国数据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大省(如河南、山东)及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的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梯度差异,理科最高录取分集中在经济学类、数学类等专业,而文科则以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竞争最为激烈。值得注意的是,该校2018年在浙江省首次实施“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改革,部分优势专业投档线远超省控线60分,反映出考生对师范院校专业选择的精细化趋势。此外,国家专项计划与普通批次的分数线差值达20-40分,凸显政策导向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

东	北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

一、省份差异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其中黑龙江省作为本地生源大省,录取线相对稳定,而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竞争尤为激烈。

省份文科最低分理科最低分批次线差
黑龙江578592+85/+110
吉林585598+92/+116
辽宁592605+99/+127
山东615628+113/+135
河南608625+108/+135

数据显示,山东、河南两省的文理科录取线均高出本地批次线110分以上,主要受招生计划名额限制(两省合计仅投放300余个名额)。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因属地优势,录取线较周边省份低10-20分,但仍需超过批次线85分以上,体现其区域影响力。

二、文理科对比分析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异显著,尤其在非师范类专业中表现突出。

对比维度文科理科
全国平均超批次线+102分+128分
最高分专业汉语言文学(618分)数学类(635分)
最低分专业社会学(568分)环境科学(589分)
竞争激烈程度1:12(报录比)1:10(报录比)

理科竞争更趋白热化,数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因考研深造率高,吸引大量高分考生;而文科方面,师范类专业(如英语、历史学)因就业稳定性成为首选。值得注意的是,理科环境科学专业因实践性强、就业面广,反超部分文科专业成为“低分高地”。

三、专业录取线梯度分析

优势专业录取线呈现明显分层,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差距最大可达40分。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最高分最低分省控线差
顶尖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635612+143
普通师范类地理科学608587+122
非师范热门类经济学628605+138
冷门非师范类园林589572+115

数据表明,数学、汉语言文学等传统师范强专业录取线稳居高位,而新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交叉学科属性,录取线直逼老牌师范专业。冷热专业分差达30分,反映考生对专业就业前景的敏感度。

四、中外合作项目分析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首次在吉林省投放“统计学(中外合作)”专业,录取线显著低于普通专业。

省份普通专业最低分中外合作最低分分差
吉林592568-24分
黑龙江592575-17分
辽宁605583-22分

中外合作项目因学费高昂(约4万元/年)、需外语授课等因素,录取线普遍低于普通专业20分左右,但其“低分入校+海外深造”模式仍吸引部分中产家庭考生,报录比维持在1:8。

五、国家专项计划影响

国家专项计划覆盖14个省份,录取线显著低于普通批次,但专业选择受限。

省份普通批最低分专项批最低分分差
河南625587-38分
山东628593-35分
河北618585-33分

专项计划降分幅度与省份贫困县数量正相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降幅最大。但考生需注意,专项计划仅限数学、汉语言文学等基础学科,且入学后不得转专业,导致部分考生放弃资格。

六、大小年现象观察

对比2017-2018年数据,部分省份出现“大小年”波动,尤以山东、湖北最为典型。

省份2017年理科分2018年理科分变化值
山东612628+16分
湖北598615+17分
陕西589597+8分

波动主因包括:2018年该校在山东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吸引高分考生扎堆报考;湖北因本地考生对“部属师范”认可度提升,导致竞争加剧。此类现象提示考生需关注招生政策动态。

七、自主招生与专项计划叠加效应

通过自主招生进入该校的考生,其专业选择权显著高于普通批次考生。

类型专业选择范围录取占比
普通批全校开放78%
自主招生限定教育/理学类12%
专项计划仅数学/汉语言10%

自主招生考生虽需降分10-20分录取,但被限制在师范类专业,而普通批考生可自由选择非师范专业。这种矛盾导致部分考生宁愿放弃降分机会,选择普通批次的“专业优先”策略。

八、就业导向对分数线的隐性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比例达67%,这一就业特征深刻影响专业选择。

专业类别就业对口率录取线溢价(相比同层次院校)
师范教育类92%
非师范理工类75%
文史类68%

数据显示,师范类专业因就业保障性强,考生愿意支付“就业溢价”,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线比同分数段的安徽师范大学高出20分。而非师范专业因出路多元化,分数线更多反映学科实力而非就业优势。

总结: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体系充分体现了“区位优势弱化、学科品牌强化”的特点。尽管地处东北,但其师范类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仍保持强劲吸引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就业护城河”。未来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预计其专业录取线将进一步分化,交叉学科与国际化专业将成为新的竞争增长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fenshu/3505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