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院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育人工作的核心地位。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等多种途径,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成效显著。
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实践环节,通过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活动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此外,学院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的思政教师团队。总体来看,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性、针对性,为培养德技并修的医疗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但在资源整合和创新形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顶层设计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系统化设计为特色,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思政教育改革方向,制定专项规划,确保政策落地。
- 制度建设:出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资源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 目标导向:聚焦医疗行业需求,将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纳入思政教育核心指标。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学院构建了以思政必修课为主体、专业课程为延伸的立体化育人格局。
- 思政课程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吸引力。
- 课程思政渗透:在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中融入医德医风、生命教育内容。
- 教学评价改革:引入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教学效果跟踪机制,动态优化教学内容。
三、实践育人特色与成效
学院通过多元化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社会。- 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学生参与基层医疗帮扶、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强化责任担当。
- 红色文化教育:依托昭通本地资源(如扎西会议旧址),开展党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
- 职业精神培育:通过临床实习、医患沟通培训,深化学生对“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理解。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支撑保障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协同发展。- 培训提升: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思政专题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 团队共建:成立“课程思政教研中心”,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联合备课。
- 激励机制:将思政教育成果纳入教师评优评先体系,激发积极性。
五、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观引领
学院通过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价值观。- 主题活动:举办“医者仁心”演讲比赛、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弘扬正能量。
- 网络思政:利用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传播健康科普与思政内容,扩大覆盖面。
- 环境育人:在校园内设置医德名言标牌、优秀校友墙,强化文化浸润。
六、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路径
尽管成效显著,学院思政教育仍有提升空间。- 资源局限:偏远区位导致高端学术交流不足,需加强线上资源库建设。
- 形式创新:部分课程互动性不足,可探索虚拟仿真、VR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
- 评价体系:需建立更科学的思政效果量化评估机制。
七、结语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行业特色,通过体系化设计、实践创新和文化浸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认同感。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与形式创新,为培养新时代医疗卫生人才贡献更大力量。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