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幼师学校(泉州幼师学校)作为闽南地区幼儿师范教育的标杆院校,历经百年积淀,形成了“师范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肇始于1903年泉州府官立师范学堂,1952年正式定名为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是福建省最早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其以“蒙养玉成”为校训,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融合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闽南地区输送逾万名幼教人才,被誉为“闽南幼教工作者的摇篮”。近年来,学校通过“非遗进课堂”“闽南文化研习”等创新模式,将地方文化基因融入师范教育,形成“传统师范底蕴+地域文化特色”的双重优势,在省级教学成果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亮眼,稳居福建省幼师院校第一梯队。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泉州幼师学校的发展脉络与闽南近代教育史紧密交织。1903年,泉州府官立师范学堂成立,开启闽南师范教育先河;195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独立设置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10年升格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性质 |
---|---|---|
1903-1952 | 泉州府官立师范学堂创立 | 中等师范教育 |
1952-2010 | 定名泉州幼儿师范学校 | 幼儿师范专科教育 |
2010至今 | 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 | 高职层次幼儿师范教育 |
学校始终锚定“服务闽南、辐射全省”的办学方向,形成三大核心定位:一是培养具有闽南文化认同感的幼教人才;二是构建“艺教融合”特色课程体系;三是打造海峡西岸幼教协同发展平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四大专业群,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能力+艺术素养+实践技能”三维架构,特别增设南音、木偶戏、闽南童谣等非遗课程模块。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特色项目 |
---|---|---|
学前教育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论、游戏设计与指导 | 闽南文化传承教育 |
早期教育 | 婴幼儿发展评估、亲子活动设计、感觉统合训练 | 0-3岁托育实训中心 |
音乐教育 | 声乐技巧、幼儿歌曲创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 南音传承工作坊 |
对比省内同类院校,泉州幼师在艺术类课程占比上具有显著优势。数据显示,其音乐、舞蹈类课程学分占比达35%,高于全省幼师院校平均28%的水平,尤其在南音、梨园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具备幼儿园实践经历。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2%,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75%。更值得关注的是,聘请32位闽南地区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形成“理论+技艺”双轨师资体系。
师资类别 | 泉州幼师 | 福建幼高专 | 莆田幼师 |
---|---|---|---|
正高级职称比例 | 28% | 22% | 19%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81% | 74% | 68% |
非遗传承人数量 | 32人 | 15人 | 8人 |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建有省内首个幼儿保教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配备智能互动教室、幼儿行为观察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图书馆特设闽南童谣数字资源库,收藏相关古籍文献逾千册,为课程开发提供文化支撑。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校-园-企”三元协同育人机制,与泉州市机关幼儿园、晋江市实验幼儿园等56所优质园所建立深度合作。近五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2%,在闽南地区幼教机构中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口碑。
指标 | 2018届 | 2022届 |
---|---|---|
初次就业率 | 97.3% | 98.6% |
公立园就业比例 | 78% | 83% |
薪资水平(实习期) | 3200元/月 | 3800元/月 |
毕业生职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岗位晋升速度快,工作3年内担任年级组长的比例达45%;二是技能竞赛成绩优异,近五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学前教育类奖项17项,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积极发挥辐射作用,年均开展幼教骨干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国培计划项目12项。其“闽南童谣创编推广中心”开发《囝仔讲古》等系列教材,被纳入泉州市幼儿园乡土课程标准。更通过“一带一路”幼教合作项目,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华人聚居地幼教机构建立文化交流机制。
服务项目 | 年度规模 | 社会效益 |
---|---|---|
幼儿园园长培训 | 800人次 | 覆盖泉州7个县区 |
非遗传承人研修 | 120人次 | 培育市级传承人27名 |
海外华文教育 | 6个国家15批次 | 受益学员超500人 |
在文化传承方面,学校将南音、木偶戏等非遗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闽南传统游戏》《泉腔童谣演唱》等活页式教材,其“幼师非遗展演团”年均参与公益性演出40余场,成为传播闽南文化的流动名片。
面向“十四五”发展,泉州幼师学校正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幼教资源平台,同时深化与台湾幼教机构的交流合作,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培养新模式。这所百年老校在坚守师范教育初心的同时,正以创新姿态书写新时代幼儿师范教育的闽南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