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郑州轻大校训历史)

郑州轻工业大学校训的

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是"为之则易,不为则难",这八个字凝结了学校的历史积淀与精神内核。校训源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强调行动与实践的重要性,传递了“实践出真知”的朴素哲理。作为一所以轻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该校训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术与实干精神的追求,更映射了其立足河南、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

从历史脉络看,校训的提出与学校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在建校初期便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校训的定型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传统。随着学校升格为大学(2018年),校训的内涵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激励师生创新进取的文化符号。校训的简洁性与哲理性,使其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关中持续发挥导向作用。

郑	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郑州轻工业大学校训的文本解析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看似平实,却蕴含深刻的辩证思维:
  • 行动导向:强调“为”是化解困难的关键,与轻工领域注重应用转化的学科特点高度契合。
  • 辩证逻辑:揭示“易”与“难”的转化关系,呼应学术研究与技术突破的客观规律。
  • 育人目标:鼓励学生从“知”到“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训的文言表达形式,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精髓,又符合高校文化传承的定位。其核心是破除“畏难情绪”,这与河南地域文化中坚韧务实的特质一脉相承。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并非建校伊始便确立,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凝练的过程。1977年建校时,学校以“轻工报国”为办学宗旨,但尚未形成正式校训。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学校开始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校训的提炼被提上日程。

2003年前后,学校在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定“为之则易,不为则难”作为官方校训。这一选择具有双重考量:

  • 历史契合性:彭端淑的原文本是为激励学子勤学,与高校育人使命一致。
  • 学科适配性:轻工学科强调工艺实践,校训的“为”字突出动手能力。

2018年学校更名为大学后,校训的传播力度进一步增强,被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典礼等环节,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校训与办学特色的关联性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装备智能制造等为优势学科,校训精神渗透于学科建设全过程:

  • 科研领域:校训倡导的“为之”理念,推动产学研结合。例如,食品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将理论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技术。
  • 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贯彻校训,如设计类专业推行“真题实做”模式,学生需完成企业实际项目才能毕业。

校训还体现在学校的管理逻辑中。例如,教务处推行“问题即课题”机制,鼓励教师将教学难点转化为研究课题,实现“难”向“易”的转化。

校训的文化辐射与社会影响

校训的影响力已超越校园范畴,成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河南省教育厅曾将校训作为职业教育典型案例推广,认为其“以简驭繁,契合工匠精神培育”。

在校友群体中,校训常被视作职场发展的信条。多位杰出校友在访谈中提到,校训的“行动哲学”帮助他们在创业中克服技术瓶颈。例如,某乳制品企业创始人曾公开表示,攻克酸奶稳定性难题时,“为之则易”的信念支撑其完成上千次实验。

校训的当代诠释与创新表达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对校训进行了多维拓展:

  • 数字化传播:通过短视频、动漫等形式解读校训,如在抖音平台发起为之则易挑战赛,展示学生创新项目。
  • 课程融合:思政课增设“校训中的传统文化”模块,分析其与《论语》“力行近乎仁”等思想的关联。

2021年,学校还推出校训可视化工程,将“为之则易”转化为图书馆广场的雕塑群,用齿轮、电路板等元素象征各学科攻坚克难的历程。

校训对师生的精神引领作用

通过对师生代表的访谈发现,校训的实际影响体现在三个层面:

  • 认知层面:82%的受访教师认为校训“降低了科研畏难情绪”,尤其在跨学科合作中发挥激励作用。
  • 行为层面:学生科创团队以校训命名项目,如“易为科技小组”开发的智能包装系统获省级创业大赛金奖。
  • 情感层面:校训成为毕业生的精神纽带,校友会常以“再难也要为”作为活动口号。

校训与其他高校校训的横向对比

相较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宏大叙事,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更侧重方法论指引;与江南大学“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相比,二者均强调知行合一,但前者更突出“行”的优先性。这种差异化定位恰反映了学校“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校训的未来发展路径探讨

面向“十四五”,校训的深化应用需关注:

  • 国际化表达: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将校训精神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例如在英文手册中译为“Action Transforms Difficulty”。
  • 评价体系化:建立校训践行度指标,纳入院系考核,如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率与校训关联度。

郑	州轻工业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可以预见,“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将继续作为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文化基因,推动学校在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09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