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
山东交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交通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内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通过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丰富实践载体等方式,形成了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学校注重将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引领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制度建设
山东交通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领导机制完善:学校党委将思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校院两级联动体系。
- 制度保障健全: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 考核评价科学: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学院和教师绩效考核,突出育人导向,形成激励机制。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山东交通学院通过多项举措提升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课程内容优化:结合交通行业特色,将“交通强国”“工匠精神”等主题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
-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手段,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
- 师资队伍强化: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开展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山东交通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专业课程渗透:在交通工程、物流管理、汽车服务等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特色项目开展:依托“交通文化节”“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
- 校企合作拓展: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邀请行业模范进校园,用真实案例感染学生,深化职业理想教育。
四、实践育人平台的构建与成效
实践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山东交通学院通过多样化实践平台提升育人实效:- 红色教育基地联动:组织学生赴沂蒙山、胶东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 志愿服务常态化: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交通疏导、社区帮扶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 社会实践深化:每年暑期组织“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
五、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山东交通学院主动抢占网络阵地,构建了立体化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 新媒体平台建设: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打造“交院微思政”品牌,发布贴近学生生活的正能量内容。
- 互动式教学:利用线上论坛、直播课堂等形式,开展时事讨论和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 网络文化培育:举办微电影大赛、网络征文等活动,鼓励学生创作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山东交通学院的思政教育在特色鲜明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特色亮点:
- 行业特色鲜明,将交通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 实践育人成效突出,形成了品牌活动。
- 不足之处:
- 部分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挖掘。
- 网络思政的互动性和持续性有待加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