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贵工商思政教育如何)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作为贵州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立德树人的核心位置。学校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了以课程思政为主体、实践活动为支撑、校园文化为浸润的多元化教育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学校注重将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成长、职业发展深度融合,尤其在红色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特色显著。师资队伍结构逐年优化,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与教学能力。同时,学校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场景,部分实践项目如"红色研学""乡村振兴服务"等已成为品牌活动。当然,作为年轻高职院校,其在理论深度、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上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教育生态。

贵	州工商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系统化、模块化设计为特色,构建了"三维联动"机制:

  • 课程体系: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同步开发《贵州红色文化》《职业伦理》等校本选修课,实现理论教学全覆盖。
  • 实践体系:建立"一课一实践"制度,将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纳入学分管理,与遵义会议纪念馆、毕节试验区等共建30余个实践基地。
  • 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学生思政素养评估。

学校还创新性实施"双导师制",即为每个班级配备专职思政教师与行业企业导师,共同设计职业素养培育方案,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二、教学资源与师资保障

在资源配置方面,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 师资建设:专职思政教师师生比达到1:350标准,定期开展"师德工作坊""思政金课擂台赛"等活动,2名教师获省级思政教学竞赛奖项。
  • 数字化资源:自主开发"黔商思政"在线平台,集成微课、案例库等资源500余个,VR实训室可实现红军长征场景沉浸式体验。
  • 经费保障:年度思政专项经费占教学总支出5%,重点支持社会实践、课程开发等项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与贵州大学等高校建立思政教育联盟,共享专家资源与教研成果,弥补高职院校理论研究短板。

三、特色育人模式探索

结合地域与职业教育特点,学校打造了若干特色品牌:

  • 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组织"重走长征路"实地研学,开发"四史"教育移动课堂,学生参与率达98%。
  • 工匠精神培育计划:在实训课程中嵌入劳模讲座、技能大师工作室跟岗等环节,近三年涌现省级技术能手12名。
  • 乡村振兴服务行动: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师生结对帮扶20个村寨,策划农特产品营销方案40余个。

这些项目将价值引领融入技能训练,有效破解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例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抗疫精神进实训"活动,显著提升学生职业使命感。

四、校园文化育人实践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主题活动:每月开展"书记校长茶座""青春思政课"等互动活动,校领导年均参与学生座谈30场次。
  • 环境营造:建设"思政文化长廊",在实训场所设置"工匠语录"标识牌,使价值观传导具象化。
  • 社团建设:扶持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非遗传承社等思政类社团,其自编自导的《信仰的力量》话剧巡演获教育厅表彰。

通过打造"教室-宿舍-食堂-实训基地"全空间育人场景,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时空限制,形成"时时处处育人"的氛围。

五、质量成效与社会反响

近年来的教育成果显示:

  • 学生素养提升:2022年学生入党申请比例较2019年增长42%,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国家级荣誉7项。
  • 就业质量验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操守满意度达91%,高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 社会影响力:"电商助农"思政实践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

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该校学生展现出较强的政治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基层就业、应急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

六、未来发展优化路径

面对新时代要求,学校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 内容深化: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开发更多结合贵州"黄金十年"发展成就的教学案例。
  • 方法创新:探索人工智能辅助思政教学,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实现精准施教。
  • 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思政教育机制,将企业文化、行业标准融入课程设计。

通过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七、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以校级精品项目"行走的思政课"为例:该项目组织学生赴"中国天眼"、大数据产业园等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参观+研讨+实践"三部曲,使抽象理论具体化。参与学生完成的《FAST精神对职业成长的启示》调研报告,被纳入省级思政工作典型案例库。这充分证明,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体验式学习能显著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八、制度与管理机制创新

学校通过制度设计保障思政教育长效发展:

  • 领导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牵头的思政工作委员会,建立"党委-院系-班级"三级责任清单。
  • 激励机制:将思政育人成效纳入教师职称评聘条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 反馈机制:每学期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闭环系统。

这套机制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源配置、过程监督、结果评价各环节得到实质性重视。

九、区域联动与资源整合

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与贵阳市委宣传部合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41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