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浙汽院校训历史)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及其历史渊源的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尚能 笃学砺行”,这八个字凝练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文化内核。校训中的“厚德”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尚能”突出技能培养与实践能力,“笃学”倡导严谨治学与终身学习,“砺行”则鼓励知行合一与艰苦奋斗。这一校训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契合了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办学方向,成为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从历史维度看,校训的形成与学校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聚焦汽车产业链的高职院校,其校训既反映了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体现了学校立足区域、服务产业的办学定位。校训的提出与完善,伴随着学校从初创到壮大的各个阶段,成为凝聚师生共识、塑造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下文将详细解析校训的内涵、历史背景及其在办学实践中的体现。

一、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文本解析

“厚德尚能 笃学砺行”作为校训,每一组词语均有深刻内涵:

浙	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 厚德:源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以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承载社会责任,是学校育人目标的根基。
  • 尚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倡导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 笃学:取自《论语》“笃信好学”,要求师生保持专注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灼见。
  • 砺行:寓意在实践磨砺中成长,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路径。

校训整体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厚德”与“砺行”形成品德与实践的闭环,“尚能”与“笃学”则构建能力与知识的协同,完整表达了“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校训的历史演变与时代背景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与学校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 初创期(2000年前后):学校以服务汽车产业为宗旨,初期更侧重技能培训,校训雏形强调“精技强能”,反映当时对实用技能的迫切需求。
  • 转型期(2010年左右):随着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学校提出“德能兼备”的过渡性口号,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 成熟期(2015年后):在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正式确立“厚德尚能 笃学砺行”为校训,兼顾传统文化底蕴与职业教育的现代性。

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学校从单一技能传授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转变,也折射出中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时代轨迹。

三、校训与办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校训的价值在于落地实践。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以下方式将校训融入办学全环节:

  • 课程体系:开设“汽车工匠精神”等思政课程强化“厚德”,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落实“尚能”。
  • 校园文化:举办“技能文化节”“德能标兵评选”等活动,以榜样力量诠释校训内涵。
  • 校企合作:与吉利、大众等企业共建“订单班”,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砺行”。

值得注意的是,校训还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例如,教师考核将师德师风(厚德)与教学能力(尚能)并重,学生评价则综合学业成绩(笃学)与实践表现(砺行)。

四、校训的独特性与行业属性

相比同类院校,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具有鲜明的行业适配性:

  • 汽车产业对人才的专业性和职业道德要求极高,校训中的“尚能”与“砺行”直接回应了企业对“懂技术、能吃苦”人才的需求。
  • “厚德”强调的诚信、责任意识,契合汽车行业对质量与安全的严苛标准。
  • 校训语言简洁有力,易于记忆,常在校园建筑、实训设备上可视化呈现,形成强烈的身份认同。

这种与行业文化的深度绑定,使校训不仅是精神符号,更成为校企协同育人的纽带。

五、校训的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校训的影响力已超越校园范畴:

  • 毕业生以“德能兼备”受到企业青睐,部分校友成为技术骨干或创业典型,间接传播校训价值。
  • 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中,学校常以校训为案例分享“文化育人”经验。

面向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崛起,校训的内涵可能需要进一步拓展。例如,“尚能”或将融入数字化技能要求,“砺行”可能强调创新能力的锤炼。但校训核心的价值观——“德为根基、能为本位、学为路径、行为归宿”——仍将持续引领学校发展。

六、校训的文化溯源与比较研究

从文化视角看,校训具有双重源流:

  • 传统渊源:“厚德”“笃学”承袭儒家文化,与国内多数高校校训的精神底色一致。
  • 职教特色:“尚能”“砺行”则吸收了德国“双元制”、日本“匠人精神”等国际职教理念。

横向比较发现,该校训与同类高职院校相比更突出“行”的维度。例如,部分院校校训侧重“创新”“自强”,而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则强调“笃学”与“砺行”的并重,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

七、校训在师生层面的认知与践行

校训的生命力取决于师生认同度。调研显示:

  • 教师普遍将校训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如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中融入“绿色责任”(厚德)教育。
  • 学生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在真实项目中体会“尚能砺行”的要求。

浙	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

这种内化过程并非单向灌输,而是通过师徒制、项目制等职业教育特有形式自然实现,使校训成为师生日常行为的自觉准则。

文章通过解析校训文本、追溯历史脉络、分析实践案例,系统阐述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全貌。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精神坐标,“厚德尚能 笃学砺行”既锚定了育人方向,也为职业教育如何平衡“成人”与“成才”提供了参考答案。随着学校发展,校训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活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58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