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
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贵州省属重点高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扎实的成效。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办学全过程,构建了“大思政”工作格局。在课程建设上,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发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师资方面,学校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思政教师队伍,并积极推动教学创新,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此外,学校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元途径,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总体来看,贵州师范大学的思政教育体系完善、成效显著,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一、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思政教育工作。在制度建设上,学校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思政教育的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 机制保障:建立“校—院—系”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思政教育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
- 资源整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思政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和实践基地建设。
- 考核评价: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和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推进
学校以思政课程为主阵地,同时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形成“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1. 思政课程建设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核心课程,并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2. 课程思政全覆盖 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例如:- 文史类课程突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 理工类课程融入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
- 艺术类课程强调美育与价值观引领。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创新
学校通过“引培结合”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人才引进:优先招聘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的博士研究生;
-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思政专题研修;
- 教学竞赛:举办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实践教育与学生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注重将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深化育人效果:- 红色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志愿服务:开展“三下乡”“社区帮扶”等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 党团引领:依托学生党支部、团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青春心向党”系列讲座。
五、特色品牌与成效展示
学校打造了多个思政教育品牌项目:- “师大讲堂”:邀请知名学者、道德模范进校讲座;
- “行走的思政课”:结合贵州脱贫攻坚案例开展实地教学;
- “青马工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骨干。
六、未来发展与提升方向
为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学校计划:- 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 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申报省级以上教改课题;
- 探索“互联网+思政”模式,优化网络育人平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1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