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训及其历史的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作为山西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校训“明德致远、笃行务实”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内核。“明德致远”强调品德修养与长远志向的培养,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笃行务实”则凸显实践能力与实干精神的锤炼,契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这一校训的形成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明德”“笃行”的精髓,又结合了现代职业教育对实践创新的要求,反映出学校从建校初期以煤炭工程技术为主的专科院校,逐步发展为多学科协调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历程。校训的历史可追溯至学校1984年创立时的工业技术教育背景,历经数十年的积淀与调整,最终在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前后得以正式确立,成为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杆。
一、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训的具体内容与内涵解读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明德致远、笃行务实”由八个字构成,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均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现实意义。
- 明德致远:出自《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道德修养的至高地位。“致远”则源自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训诫,寓意培养胸怀远大理想的人才。这一部分体现了学校将德育置于首位的教育方针,要求师生以高尚品德为立身之本,同时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 笃行务实:其中“笃行”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务实”则直接呼应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倡导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风。这部分校训反映了学校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鲜明特色。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过程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与学校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历经了从隐性理念到显性表达的长期沉淀。
- 初创阶段(1984-2000年):学校前身为山西矿业学校阳泉煤炭专科班,以煤炭工程技术教育为主,尚未正式提出校训,但“严谨、勤勉、奉献”的行业精神已为校训雏形奠定基础。
- 转型阶段(2001-2013年):随着升格为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开始探索多学科发展,校领导班子组织师生讨论办学理念,初步提炼出“德能并重”的核心价值观,为校训的正式确立提供了思想准备。
- 确立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通过广泛征集意见、专家论证,最终在2015年校庆期间公开发布现行校训,标志着其精神文化体系的成熟。
三、校训与学校办学定位的深度关联
校训“明德致远、笃行务实”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笃行务实”直接对应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例如在机械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中,学生需完成至少半年的企业实践,强化动手能力。
-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校训中的“致远”内涵延伸至学校对接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需求,近年来围绕智能采矿、绿色建材等领域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载体。
- 行业特色传承与创新:作为原煤炭部直属院校,校训既保留了行业要求的实干精神(如“务实”),又通过“明德”拓展了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工程技术+职业素养”的新型育人体系。
四、校训在校园文化中的实践与渗透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通过多维度的载体与活动,将校训精神融入日常教育与管理,使其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
- 课程思政体系:在专业课程中嵌入“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模块,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将“质量责任”案例教学与“明德”要求结合,近三年相关课程获省级精品课认定2项。
- 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开展“致远大讲堂”“务实技能竞赛月”等活动,其中“测绘仪器操作比武”已形成行业企业参与的传统赛事,2023年参赛学生突破800人次。
- 视觉文化载体:校训石刻位于主教学楼前广场,校徽、录取通知书等均体现“德”“行”元素;学生宿舍区设立“笃行榜样墙”,展示优秀毕业生在基层岗位的典型案例。
五、校训对师生发展的引领作用分析
校训不仅是抽象的价值表述,更通过具体机制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成长轨迹:
- 教师发展层面:学校将“双师型”教师比例作为考核指标(2025年目标达70%),要求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企业实践经历,体现“务实”要求。近三年派往阳煤集团等企业挂职教师达156人次。
- 学生成长层面:实施“德育学分制”,将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纳入毕业要求。数据显示,2022届毕业生中,拥有专利或职业技能证书者占比41%,较2018年提升19个百分点。
- 社会评价层面:校训精神塑造的毕业生特质获得用人单位认可,据第三方调查,中铁十二局等合作单位对毕业生“吃苦耐劳”“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优良率连续三年超85%。
六、校训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发展展望
在高等教育变革与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 回应新工科建设需求:校训中“致远”理念推动专业升级,如2021年新建的智能采矿专业,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矿业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务实”传统,学校组建师生团队参与吕梁山区地质灾害评估项目,近五年完成横向课题27项,实践成果获省级科技奖3项。
- 面向未来的优化方向:校训文化将进一步数字化传播,计划开发VR校史馆中的“校训故事”互动模块,并探索将其融入元宇宙校园建设。
作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精神基因的集中表达,“明德致远、笃行务实”的校训将持续引导学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领域深化探索。其历史积淀与现实实践表明,这一校训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推动师生共同成长、服务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校训文化必将在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释放更大能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