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吉林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职业教育实际,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实践育人、文化浸润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将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环节,依托长白山红色资源和生态文化,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在师资建设上,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总体来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在信息化手段应用和个性化教育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理论+实践”的双轮驱动模式。- 课程体系完善: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思政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开发了《职业伦理与工匠精神》等校本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塑造。
-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例如,在讲授“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时,引入长白山生态保护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
- 考核评价多元:打破单一试卷考核模式,将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评价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学院充分利用长白山地域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 红色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抗联纪念馆、重走抗联路线,通过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
- 生态责任培养:结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如“守护白山松水”行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 校企协同育人:与本地企业合作设立“思政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习中感悟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支撑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教师培训常态化: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思政专题培训,并邀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更新教学理念。
- 科研促教:鼓励教师开展思政类课题研究,近三年立项省级课题5项,研究成果直接反哺教学。
- 团队协作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业教师的联动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四、校园文化与网络思政建设
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 文化活动品牌化:通过“长白山精神讲堂”“职教青年说”等品牌活动,传播正能量。
- 网络阵地拓展:开设“云端思政”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送微党课、时事解读等内容,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覆盖面。
- 学生社团参与: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内生动力。
五、成效与未来改进方向
通过系统推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成果:学生政治认同感持续增强,多名学生在省级思政类比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稳步提升。然而,面对新时代需求,还需在以下方面发力:- 数字化赋能不足:需进一步开发虚拟仿真思政课程,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 个性化教育欠缺: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
- 资源整合待加强:需深化校地合作,挖掘更多长白山特色教育资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