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奖学金评定细则
河南工学院作为河南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激励机制建设。奖学金评定是学校表彰优秀学生、激励学业进步的重要举措,其细则设计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兼顾学术成绩、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等多维度表现。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类别,覆盖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评定过程注重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确保标准透明、流程规范。同时,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对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倾斜支持。以下将围绕评定依据、流程、类别等核心环节展开详述。
一、奖学金类别及设立目的
河南工学院奖学金体系分为国家级、校级和专项类三类,每类奖学金的设立目的和资助对象各有侧重:
- 国家奖学金:由教育部统一拨款,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科生,标准为每人8000元/年,旨在树立学术标杆。
- 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每人5000元/年,体现“扶贫扶志”导向。
- 校级奖学金:包括校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由学校财政资助,奖励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5%-20%,侧重综合表现。
- 专项奖学金:如企业冠名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等,用于鼓励特定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
二、评定基本条件
所有参评学生需满足以下共性条件:
-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在校注册满一年;
-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
- 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无违纪处分记录;
- 学习态度端正,参评学年无必修课不及格现象。
各类奖学金对成绩的专项要求如下:
- 国家奖学金:学年综合测评排名专业前10%,且单科成绩不低于85分;
- 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排名前30%,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级为“特别困难”或“一般困难”;
- 校级奖学金:综合排名前40%,并参与至少一项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
三、评定指标体系与权重
奖学金评定采用量化评分制,总分由学业成绩、综合素质、附加分三部分构成:
- 学业成绩(占比70%):以教务处提供的加权平均分为准,涵盖必修课与选修课;
- 综合素质(占比25%):包括思想政治表现(10%)、社会实践(8%)、文体活动(5%)、宿舍卫生(2%);
- 附加分(上限5分):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等按级别加分。
附加分具体标准举例:
- 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加3分,省级二等奖加2分;
- 核心期刊论文第一作者加4分,普通期刊加1分;
- 志愿服务时长超100小时加1分。
四、评定流程与时间安排
评定工作每年9月启动,分五个阶段实施:
- 学生申请:线上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佐证材料,截止时间为9月15日;
- 班级评议:班主任组织全班匿名投票,产生推荐名单;
- 院系初审:院学生工作小组审核材料,公示3个工作日;
- 学校复核:学生处联合教务处、财务处终审,报校领导批准;
- 资金发放:11月30日前通过银行卡一次性支付。
五、争议处理与动态调整机制
为保障评定公正性,学校设立以下监督措施:
- 开通纪委邮箱和电话,受理实名投诉并于5个工作日内反馈;
- 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评奖资格,追回已发奖金;
- 每年根据政策变化和学科发展调整细则条款,修订版本须经校长办公会审议。
六、特色政策与典型案例
河南工学院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实施多项创新政策:
- 设立“工匠之星”奖学金,奖励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
- 对参军入伍复学学生单独划定评奖名额;
- 案例:2022级机械专业某生因获全国数控大赛一等奖,破格获得校长奖学金。
此外,学校通过宣讲会、官网专栏等渠道普及评定政策,确保学生充分知情。
七、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高频疑问,集中说明如下:
- 转专业学生原则上回原学院参评;
- 交流生期间成绩不纳入统计范围;
- 同一学年内国家奖学金与励志奖学金不可兼得。
学生需注意保存获奖证书原件,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评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