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哈师大校史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师范类高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推动区域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学校历经70余年的办学历程,从单一师范院校发展为综合性师范大学,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校史可追溯至1946年,先后经历多次合并与更名,逐步成为东北地区师范教育的核心力量之一。学校坚持“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尤其在基础教育研究、艺术教育、人文社科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下文将从历史沿革、办学现状、学科特色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

一、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为适应战后教育重建需求,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创办了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成为学校的前身。1951年,该校与多所地方师范院校合并,更名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标志着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的正式起步。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期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开启本科师范教育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学校聚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教育人才。

哈	尔滨师范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

1980年,学校迎来重要发展节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正式跻身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行列。此后,学校通过合并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和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与学科覆盖面,逐步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

  • 关键发展阶段
    • 1946年: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创立
    • 1951年:更名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
    • 1956年:升格为哈尔滨师范学院
    • 1980年:定名哈尔滨师范大学
    • 2000年后:通过合并实现规模扩张

二、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办学现状与学科布局

哈尔滨师范大学现设有2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以及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坚持“教师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路径。其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艺术学科依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尤其在声乐、油画、设计学等领域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科研平台方面,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30余个,包括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在基础教育改革、东北地方文化研究等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 学科特色亮点
    • 师范类专业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
    • 艺术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 寒区生态与资源环境研究具有地域优势

三、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2万余人,研究生7000余人。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师范性”与“实践性”,构建了“U-G-S”(高校-政府-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与黑龙江省300余所中小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60%。队伍中包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部分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性学术团体职务,如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等。

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校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科研等项目。依托地域优势,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等机构共建“中俄教师教育交流中心”,推动跨境教育资源共享。

四、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与基础设施

学校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另有松北校区、阿城校区等分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园内保留部分苏式建筑风格,同时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等设施。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拥有古籍特藏、东北地方文献等特色馆藏资源。

文化品牌建设上,学校打造了“哈师大讲堂”“丁香花开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其中音乐学院参与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学生社团超过100个,涵盖学术、文艺、公益等多个领域,曾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 校园特色景观
    • 主校区钟楼与文博中心
    • 美术学院雕塑园
    • 音乐厅与实验剧场

五、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社会服务与未来展望

作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工作母机”,学校深度参与地方教育发展,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年均培训中小学教师超万人次。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等办学实体常年保持全省升学率领先地位,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田。

面向未来,学校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重点推进三个方向:

  1. 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构建新时代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2. 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增长点如“教育+人工智能”
  3. 深化对俄合作,打造东北亚教育文化交流枢纽

哈尔滨师范大学将继续扎根黑土地,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为导向,书写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37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