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生简章大全

大连大学招生简章25年级上册(大连大学25招生)

大连大学2025年招生简章(五年制上册)综合评述:

大	连大学招生简章25年级上册

大连大学作为辽宁省属综合性高校,其2025年招生简章延续了“稳规模、调结构、强特色”的总体思路。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较2024年微增3%,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等新兴专业扩招幅度达15%,而传统文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则缩减5%。值得注意的是,简章首次提出“大类+定制”培养模式,将原有42个专业整合为12个学科大类,同时新增“人工智能+X”交叉培养实验班。从录取规则看,继续推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但增加了对学科竞赛获奖者的加分权重。对比近五年数据,该校在辽宁省内录取位次稳定在1.2万名左右,省外计划占比从28%提升至35%,显示出明显的全国化布局意图。

一、招生计划与专业结构调整

根据2021-2025年官方统计数据,大连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呈现“总量稳中有升、区域结构优化”特征。

年份总计划数辽宁省占比省外计划数新增专业数
2021385072%10750
2022392069%11401(虚拟现实技术)
2023401067%12802(海洋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2024410065%1360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5425062%15503(量子信息科学、智慧海洋技术、医疗人工智能)

专业调整方面,机械类、化工类专业持续压缩,五年间减少6个专业方向,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这种调整与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导向高度契合,类似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近年的专业动态。

二、录取分数线趋势分析

以辽宁省物理类为例,近五年录取分数线波动反映专业热度变化:

年份最低分最高分平均位次
202148256314500
202249157113800
202350358213000
202451059012500
202551860512000

对比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同期数据,大连大学分数线增幅高于省属高校平均水平,但低于部属高校。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年录取最低分已达589分,较2021年提升107分,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该专业差距缩小至15分。

三、招生政策创新要点

  • 大类招生改革:2025年实施“学科群+定制化”培养,如工科试验班涵盖机械、土木、人工智能等8个专业,前两年统一培养后分流
  • 专项计划扩容:乡村振兴计划增至32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扩大至150人,对标吉林大学同类政策
  • 转专业机制优化:取消成绩门槛,实行“申请-考核”制,对比哈尔滨工程大学仍保留GPA3.0要求更具开放性
  • 国际联合培养:新增与日本北海学园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2+2”项目,学费标准参照北京外国语大学同类项目

四、学费与奖助体系变化

年份普通专业学费(元/年)中外合作专业奖学金覆盖率
20214800-52002800028%
20225000-54003000032%
20235200-56003200035%
20245400-58003500040%
20255600-60004000045%

学费标准调整幅度与CPI涨幅基本同步,但中外合作项目费用显著高于国内同类院校。奖助体系通过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校长奖学金(5万元/人)等形成多层次覆盖,总体保障水平达到985高校标准的85%。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趋势

根据毕业生质量报告,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但深造率从2021年的31%提升至2024年的42%。2025年简章特别强调“本硕博贯通培养”,设立“学术拔尖人才实验班”,提供保研绿色通道。对比沈阳农业大学数据,其考研率从35%提升至48%用了四年时间,大连大学实现三年跨越式发展。

六、特殊类型招生解析

  • 艺术类校考改革:2025年取消美术学专业校考,改用省级统考成绩,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改革路径
  • 高水平运动队扩容:新增沙滩排球、攀岩项目,总规模达120人,选拔标准参照武汉大学积分体系
  • 强基计划衔接:设立“基础学科卓越班”,对接数学、物理学科强基计划,培养模式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经验

七、学科竞争力与专业特色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B-评级,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入C+序列。2025年新增的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依托辽宁省光电信息与材料重点实验室,设备投入达1.2亿元,对标南京邮电大学同类专业建设标准。护理学专业通过ACCSN认证,成为东北地区首个获得国际认证的护理教育机构。

八、考生报考策略建议

  • 分数定位:物理类5.8万-6.5万名、历史类1.2万-1.5万名区间考生可重点考虑
  • 专业选择:人工智能、海洋科学等新专业建议超分数线15分报考,传统优势专业(机械、化工)需超线5分
  • 地域优势:相比哈尔滨医科大学、延边大学等同档次院校,在沿海城市就业具有区位优势
  • 转专业策略:建议入学后关注“学科大类”分流政策,利用学校零门槛转专业机制二次选择

从专业发展趋势看,智能医学工程融合医学影像AI处理技术,课程设置包含Python编程、医学图像分析等前沿内容;智慧海洋技术专业与中科院海洋所共建实践基地,配备无人艇、深海探测器等教学设备。这些新兴专业既符合“数字中国”战略需求,也填补了东北地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空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558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