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生简章大全

兰州大学在职mba招生简章(兰大在职MBA招生)

兰州大学作为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重要标杆,其在职MBA项目始终秉持“扎根西部、服务全国”的办学理念。据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实践+区域特色”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近年来招生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计划招收非全日制MBA学员280人,较2019年增长35%,其中西部地区生源占比超过60%。课程设置方面,除传统管理类课程外,新增“一带一路企业战略”“西部经济转型”等特色模块,凸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报考条件维持本科毕业满3年、专科毕业满5年的标准,但实际录取分数线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初试最低控制线较2020年提高15分。学费标准在同类985高校中处于中等水平,2023年全程学费为12.8万元,近三年年均涨幅约5%。值得注意的是,项目采用“周末授课+集中实践”的灵活培养方式,特别设置敦煌文化、西北产业调研等移动课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兰	州大学在职mba招生简章

一、课程体系与特色方向

兰州大学在职MBA课程采用“基础模块+专业方向+实践训练”的架构。基础模块涵盖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12门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设置战略管理、数字营销、财务金融等6大领域。自2020年改革后,新增“西部大开发战略”“丝路企业管理”等特色课程,近3年选修课更新率达40%。

年份核心课程数量特色方向数量实践学分占比
202312630%
202112425%
201910320%

对比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西部高校,兰州大学更侧重将地域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例如“敦煌文旅产业研究”课程联合莫高窟管理机构开展现场教学,“西北新能源企业案例库”收录超50个本土企业转型案例,这种深度绑定区域经济的课程设计在同类项目中具有独特性。

二、师资配置与教学资源

项目实行“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师制,现有专职教师87人,其中教授占比45%,博士学位持有率92%。近5年引进海外人才12名,包括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QS前200高校毕业学者。企业导师库涵盖金川集团、兰州新区等32家单位高管,每年更新率约15%。

指标2023年2020年变化幅度
专职教师人数8775+16%
教授占比45%38%+7%
企业导师单位3224+33%

相较于东部高校,兰州大学在职MBA师资团队在西部经济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区域经济学课程组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发表西部发展相关论文58篇,为教学提供前沿理论支撑。但对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顶尖院校,国际化师资比例(当前约18%)仍有提升空间。

三、报考条件与录取标准

基本报考条件保持稳定: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但实际录取门槛持续提高,2023年初试平均分198分(总分300),较2019年提升23分。复试环节增设“管理情景模拟测试”,淘汰率从15%提升至25%。

年份初试最低线平均分报录比
20231751988:1
20221701927:1
20211651896:1

与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同梯队高校相比,兰州大学对专科背景考生要求更严格,近两年专科录取占比控制在12%以内。但针对乡村振兴人才推出“西部专项计划”,对甘肃、青海等省份考生实施总分降5分政策,体现服务区域发展的宗旨。

四、学费标准与学制安排

2023年全程学费12.8万元,分3年缴纳,年均涨幅控制在5%以内。学制保持3年弹性周期,最长可延至5年。费用包含教材费、实践课差旅费,但不包含国际交流项目费用(约3-8万元)。

年份学费总额年均增长率学制
202312.8万5%3-5年
202212.2万4.3%3-5年
202111.7万3.6%3-5年

横向对比显示,学费标准低于西安交通大学(18.9万)但高于云南大学(9.6万),在西部高校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学制安排较电子科技大学(2.5年)更灵活,适合在职人员协调工作与学习,但长学制也意味着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五、招生规模与生源结构

2023年计划招生280人,近5年复合增长率8.7%。生源中制造业占比35%,金融业22%,信息技术15%,其余分布在建筑、教育等领域。年龄结构显示,30-35岁群体占68%,管理层岗位(总监级以上)比例从2019年的42%提升至2023年的55%。

年份招生人数制造业占比金融从业者占比
202328035%22%
202226038%19%
202124040%18%

与西南财经大学在职MBA相比,兰州大学在制造业生源方面更具优势,但金融行业吸引力较弱。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省内生源稳定在45%左右,项目在服务本地人才升级方面成效显著,但全国辐射力有待通过在线课程等方式加强。

六、培养模式与学位管理

实行学分制管理,总学分不低于45分,包含12门必修课(36分)、6门选修课(12分)。毕业论文要求完成2万字企业诊断报告或商业计划书,查重率≤15%。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平台年访问量突破50万次,但面授课程仍占70%学分权重。

培养环节学分要求考核方式完成率
核心课程36考试+论文98%
选修课程12考查报告95%
实践环节6项目评审90%

对比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实践学分占比(普遍≥40%),兰州大学更侧重理论体系构建。但通过“企业诊断月”“管理沙盘模拟”等集中实践环节弥补短板,近3年学员专利授权量达27项,创业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9个。

七、校友网络与职业发展

建立“1个总会+8个地方分会”的校友架构,年均举办各类活动40余场。职业发展中心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12项服务,2023届学员入职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8%,较2020届提升7个百分点。重点合作企业包括酒钢集团、甘肃药业投资集团等西北龙头企业。

指标2023届2020届提升幅度
500强企业就业率18%11%+63%
晋升管理层比例65%58%+12%
创业率8%5%+60%

相较于厦门大学等沿海高校,兰州大学毕业生的西部留存率高达72%,有效支撑区域人才战略。但头部企业合作数量(当前86家)仍少于武汉大学(154家),在跨区域就业资源拓展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八、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建立“学生评教+企业反馈+第三方评估”的质量监控体系,近3年教学满意度从87%提升至93%。2022年引入AACSB国际认证标准进行内部自评,发现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改进空间。针对问题推出“百企千题”案例征集计划,年均更新企业案例120个。

评估维度2023年得分2021年得分改进措施
教学满意度93%89%增设助教团队
案例更新率85%72%启动企业共建计划
就业匹配度88%82%优化职业指导模块

与通过AACSB认证的北京理工大学相比,兰州大学在国际化认证方面尚未取得突破,但通过参与“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等组织,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未来需在双语课程开发、跨国企业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实施,兰州大学在职MBA项目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不断强化区域特色、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该项目已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需在国际化水平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既保持服务西部发展的底色,又增强面向全国竞争的亮色。对于考生而言,选择该项目不仅能获得系统管理知识,更能深度融入西部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在“双循环”格局中把握独特发展机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anzhang/3716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