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其他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海高技能职业学院)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海高技能职业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的职业院校,自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始终立足青海产业发展需求,聚焦盐湖化工、新能源、生态环保等区域特色领域。学校秉承“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黄河水电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在青海省内职业院校中位居前列,尤其在光伏技术、藏区旅游服务等专业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为青藏高原地区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78年建校的青海省劳动技工学校,2012年更名为青海高技能职业学院,2019年晋升为高职院校。校园占地1200亩,设有盐湖化工学院、新能源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

关键指标数据详情
建校时间1978年(高职转型2019年)
校区面积主校区800亩+实训基地400亩
在校学生全日制高职生8200人,中职生1500人
教职工总数560人(正高职称35人,副高120人)

二、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围绕青海“四地”建设战略(清洁能源高地、生态安全屏障、盐湖产业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新能源材料、盐湖化工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特色专业群。通过“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127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就业对口率
新能源材料集群光伏工程技术、锂电材料技术黄河水电、丽豪半导体92.3%
盐湖化工集群盐湖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盐湖股份、青海昆仑碱业89.7%
生态环保集群环境监测技术、水生态修复三江源生态保护中心、青海环境监测院86.5%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成效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青海省技术能手”1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2022年启动课程思政改革,开发《盐湖化工文化》《光伏工匠精神》等特色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类别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高级职称教师155人27.7%主持行业标准制定2项
双师型教师342人61.1%企业横向课题47项
硕士及以上289人51.6%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0篇

四、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3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2023年“1+X”证书试点覆盖28个专业,取证率达83%。面向农牧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均1.2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

  • 就业质量:2023届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达41%,本地就业留存率68%
  • 升学渠道:专升本录取率28%,与兰州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3+2”培养项目
  • 社会培训:承接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专项培训,年培训企业员工超3000人次

通过深度产教融合与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盐湖化工技术”专业群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职业教育空白,开发的“高原光伏电站运维”标准被行业广泛采纳。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673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