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综合评述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83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学校前身为四川省屏山县富荣职业中学校,2013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并整体迁建至屏山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70亩,建筑面积达33760平方米,可容纳3000名学生住校学习,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及标准化运动场地,硬件设施处于区域领先水平。作为公办院校,该校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挂牌成立“宜宾市职业技术学院屏山分院”,形成“中高职衔接”的协同培养模式,为学生升学及就业提供双重保障。在专业设置上,学校聚焦区域产业需求,开设现代农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一、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信息解析

1. 学校性质与历史沿革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由地方政府主导办学,其经费来源及管理均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83年成立的富荣职业中学校,2013年因向家坝库区迁建工程整体搬迁至现址,并升级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2. 校区建设与办学规模

新校区总投资规模未公开披露,但基础设施完善,涵盖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及文体场馆,可满足55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需求。截至2024年,学校在校生总数约2858人,教职工1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1.5%,师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兼具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

3. 合作办学与升学通道

学校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共建共管”机制,部分专业课程由高职院校教师直接授课,学生可通过“3+2”贯通培养模式升入合作院校,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此外,学校与本地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如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与屏山县工业园区企业联合培养技术工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


二、2024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分析

1. 招生计划与对象

2024年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计划开设14个专业,招生总数1200人,较2023年扩招15%。招生专业包括传统优势学科(如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及新兴领域(如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方向,适应产业转型需求。

2. 资助政策与录取条件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中职助学政策,农村户籍学生及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免学费待遇,另设国家助学金(每年2000元/人)及校级奖学金(最高3000元/年)。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主要依据,部分实操性强的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需加试技能基础测试。

3. 报名方式与时间节点

2024年招生采用“线上填报+现场确认”模式,报名时间为5月10日至7月20日。学校官网提供在线预报名通道,考生需提交身份证、中考成绩单及体检报告等材料。


三、优势专业设置及培养特色

1. 现代农艺技术

依托屏山县农业资源优势,该专业聚焦茶叶种植与加工、生态养殖等方向,建有200亩校外实训基地,与当地农业合作社联合开展“田间课堂”,毕业生可考取农艺师资格证,就业方向涵盖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2. 数控技术应用

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配备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价值超千万元的实训设备,课程融入“1+X”证书制度,学生可同时获取学历证书与数控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校企合作企业包括五粮液普什集团等知名制造企业。

3. 汽车运用与维修

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该专业增设电池维护与智能网联技术课程,实训中心引入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教学车辆,与宜宾凯翼汽车共建产业学院,实现“入学即入职”的定向培养模式。


四、宜宾市同类型职业学校对比分析

表1:办学基础条件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占地面积(亩) 在校生规模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公办 70 2858 3200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180 6000 8500
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公办 95 3500 4800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50 2000 1500
江安职业技术学校 公办 65 2500 2800

解析:‌ 屏山县职校在占地面积与设备投入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其生均资源配比(1.12万元/生)高于南溪职校(0.75万元/生),凸显公办院校的资源整合优势。

表2:专业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省级重点专业数量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对口就业率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2 35 95%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5 62 98%
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3 40 93%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1 18 88%
江安职业技术学校 2 25 90%

解析:‌ 屏山县职校在专业深度上不及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但其纺织技术及服装制作专业填补了区域产业链空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表3:升学与就业通道对比

学校名称 中高职贯通专业数量 合作高职院校 企业订单班比例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4 宜宾职院 30%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8 多所本科院校 45%
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5 成都纺织高专 35%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2 泸州职院 20%
江安职业技术学校 3 内江师院 25%

解析:‌ 屏山县职校通过“宜宾职院屏山分院”实现资源共享,但其订单班比例低于工业职校,需进一步拓宽企业合作网络。


五、竞争优劣势总结

1. 核心优势

  • 区位战略价值‌:作为库区迁建项目,学校获政策倾斜,基建投资持续增加;
  • 专业精准对接‌:围绕屏山县“纺织新城”及“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布局专业群;
  • 升学路径清晰‌:中高职衔接机制成熟,学生可通过单招考试进入省内优质高职院校。

2. 面临挑战

  • 品牌影响力有限‌:相较四川电力职院等老牌院校,社会认知度有待提升;
  • 高端师资不足‌: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低于宜宾工业职校(15%),需加强“双师型”教师引进;
  • 实训资源分散‌:部分专业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与企业实际生产存在技术代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