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云南技术学校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是公立学校吗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是公立学校吗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综合评述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是一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的公立事业单位,由威信县教育局直接管理,成立于1983年。学校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为宗旨,主要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学历提升及职业教育等任务。其办学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注册资本94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谦。学校内设行政办、总务室、财务室等8个部门,通过整合职业高中与农广校资源,形成了集教师培训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在专业设置上,该校聚焦教师培训领域,通过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覆盖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教育管理能力提升等模块。尽管目前尚未公开具体学科优势,但其长期深耕基础教育领域,结合地方需求开发针对性课程,形成了以“师德教育”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培训模式。此外,学校与当地职业高级中学资源共享,在职业教育领域逐步拓展计算机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一、学校性质与最新招生简章分析

(一)公立属性确认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公立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支持,隶属威信县教育局管辖。其非营利性质及社会服务职能体现在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等核心业务中‌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

  1. 招生对象‌:
    • 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及业务培训)
    • 初中毕业生(职业教育方向,如计算机应用、幼儿保育等专业)
  2. 培养模式‌:
    • 教师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每年开设4期短期班,每期培训时长1个月。
    • 职业教育实行“2+1”学制(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重点对接本地农业和信息技术产业需求。
  3. 政策支持‌:
    • 在职教师培训费用由县财政全额补贴,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及学费减免政策。

二、学校基础简介与优势专业解析

(一)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约35亩,建有标准化教学楼、实训基地及教师公寓,配备多媒体教室12间、计算机实验室3个、农业实训大棚2座。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40%。

(二)优势专业设置

  1. 教师培训类‌:
    • 师德与法规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沉浸式教学,覆盖率占培训课程的30%。
    • 学科教学法‌:分学段(小学/初中)设计差异化课程,强化课堂实操能力。
  2. 职业教育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本地电商企业合作,开设网页设计、数据分析等模块化课程。
    • 现代农业技术‌:依托威信县高原特色农业资源,重点培养经济作物种植与农产品营销人才。

三、当地同类型学校对比分析

(一)对比维度说明

选取昭通市及周边区域5所同类机构,从办学性质、师资配置、专业特色、财政投入四个维度进行横向比较(数据截至2025年3月)。

(二)对比表格

表1:学校性质与规模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注册资本(万元) 占地面积(亩) 专职教师人数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 公立 94 35 48
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公立 120 28 36
昭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公立 200 50 62
镇雄县教师发展中心 公立 80 20 28
鲁甸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300 45 55

表2:专业设置与特色对比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领域 课程特色 校企合作覆盖率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培训、现代农业技术 师德案例库、农业实训大棚 60%
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学前教育、信息技术 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 45%
昭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汽车维修、旅游管理 整车拆装实训基地、导游模拟景区 75%
镇雄县教师发展中心 小学全科教师培训 微格教室系统、乡村教学实践基地 30%
鲁甸县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商务、护理 直播电商实训室、医院实习定向输送 85%

表3:财政投入与生均成本对比(单位:万元)

学校名称 年度财政拨款 生均培训成本 职业教育学费标准(年)
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 650 0.8 全免
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480 1.2 全免
昭阳区职业教育中心 920 1.5 2000
镇雄县教师发展中心 350 0.6 全免
鲁甸县职业技术学校 0(民办) 2.0 4800

四、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威信县教师进修学校优势

  1. 政策支持力度大‌: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师培训实现零收费,职业教育生均成本低于民办机构50%以上。
  2. 资源整合效应‌:与职业高中共享实训设施,降低重复建设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3. 地域针对性‌:课程设计紧密对接威信县农业经济需求,如开设天麻种植技术等特色模块。

(二)主要竞争短板

  1. 专业创新滞后‌:对比鲁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商直播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更新速度较慢。
  2. 师资流动性高‌: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低于昭阳区职业教育中心15个百分点。
  3. 品牌影响力弱‌:未建立省级以上培训基地,跨区域招生能力有限。

(三)改进建议

  1.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至60%。
  2. 开发微认证课程体系,实现培训成果与职称评聘挂钩。
  3. 探索“培训+就业”联动模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五、多维竞争力提升路径

  1. 数字化赋能‌:建设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实现选课、考核、学分认证全流程线上化。
  2. 产学研融合‌: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定向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员、乡村电商运营等岗位人才。
  3. 区域联盟协作‌:牵头成立“滇东北教师发展联盟”,共享宣威、镇雄等地优质师资库。

(正文结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