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是大专吗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是大专吗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综合评述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四川省岳池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明确的发展定位。该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岳池县白庙职业中学校,2023年正式更名为现名,并成为岳池县职教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学校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合作,形成了贯通式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升学与就业双重通道‌。作为公办学校,其办学经费稳定,收费标准透明,且依托电力行业背景,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尤其在供用电技术、输配电线路施工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学校性质与办学层次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为‌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层次为中专,不属于大专院校。其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以三年制为主,部分专业通过“3+2”模式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毕业后可获取中专文凭或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合作高职院校深造‌


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分析

尽管2025年招生简章尚未正式公布,但结合2023年及近年政策可推测以下趋势:

  1. 招生规模‌:预计保持稳定,年招生人数约800-1000人,重点扩大中高职衔接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招生比例‌
  2. 专业设置‌:延续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新增防灾减灾技术等民生领域专业,强化与行业企业的订单培养合作‌
  3. 录取方式‌:实行“文化课+技能测试”综合评价录取,对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者给予免试或加分政策‌

学校基础简介

项目 详情
成立时间 1958年(前身为岳池县白庙职业中学校)‌
办学性质 公办中等专业学校‌
校园位置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九龙街道花园路668号‌
合作院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衔接培养)‌
在校生规模 约3000人(2024年数据)‌

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1. 供用电技术

    • 核心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 优势‌:依托国家电网等企业资源,实习就业率高,毕业生多进入电力系统基层技术岗位‌
  2. 输配电线路施工与运行

    • 核心课程‌:输配电线路设计、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高空作业安全技术。
    • 优势‌:省内稀缺专业,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课程,对接特高压电网建设项目用人需求‌
  3. 计算机应用

    • 核心课程‌: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Python编程。
    • 优势‌: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贯通培养,学生可通过“五年一贯制”直升大专‌

同类型学校多维度对比

表1:学校基本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层次 成立时间 所在地 在校生规模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公办 中专 1958年 广安市岳池县 约3000人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高职专科 1917年 成都市温江区 约10000人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高职专科 2004年 广安市广安区 约15000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高职专科 2003年 南充市高坪区 约12000人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 高职专科 1901年 泸州市龙马潭区 约14000人

表2:优势专业对比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 特色方向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供用电技术、输配电线路施工与运行、计算机应用 电力行业技能、中高职衔接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国家电网定向培养、特高压技术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护理 区域民生服务、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与制造、畜牧兽医、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电商孵化基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酿酒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 白酒产业技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

表3:招生与就业数据对比

学校名称 2024年招生计划 中高职衔接专业数 就业率 主要就业领域
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900人 4个 92% 电力系统、制造业、信息技术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500人 12个 96% 国家电网、新能源企业、工程公司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5000人 8个 89% 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建筑行业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4500人 6个 87% 农业技术、机械制造、电商平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4800人 10个 91% 白酒产业链、智能制造、物流管理

对比分析结论

  1. 办学定位差异‌: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聚焦中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形成互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则在专科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上更具深度。
  2. 专业特色‌:电力类学校(如广安电力、四川电力)在能源领域优势显著,而其他院校更多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酿酒技术)。
  3. 升学通道‌:广安电力通过中高职衔接为学生提供升学路径,但对比高职院校的“五年一贯制”培养规模仍有提升空间。

(正文结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