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陕西技术学校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学校简介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学校简介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是陕西省内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技工教育机构。该校成立于1960年,是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隶属于陕西省国资委管理的公办学校‌,同时也是全国最早的技工学校之一‌。学校位于宝鸡市陈仓区,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级技术工人为核心目标,专业设置聚焦机械制造领域,涵盖铸造成型、数控加工、机械装配等传统优势方向‌。作为国有企业办学的典型代表,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形成特色化培养模式。在管理架构上,学校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现任法定代表人为王恒‌


一、学校基础信息解析

(一)学校性质与历史沿革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是公办事业单位,由陕西省国资委直接管理‌。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9月,初期主要为陕西机床厂培养技术工人,经过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陕西机械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办学条件与培养层次

学校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千渭街道陕机路1号双鸥社区,占地面积未公开披露,但明确具备完整的教学、实训和生活设施。培养层次以中级技工为主,专业设置严格对接机床制造产业链需求‌

(三)管理特色

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暂未披露具体进展‌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素分析

(一)招生专业设置

2025年招生延续传统优势,重点投放以下专业:

  1. 数控加工‌(核心培养机床操作与编程能力)
  2. 机械装配‌(侧重机械设备组装调试技术)
  3. 焊接加工‌(涵盖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工艺)
  4. 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适配机电一体化需求)
  5. 铸造成型‌(保留特色但规模有所缩减)‌

(二)培养模式特点

  • 校企合作‌:依托陕西机床厂的产业资源,实行工学交替培养
  • 证书体系‌: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
  • 就业保障‌:承诺为合格毕业生提供机床厂及其合作企业就业通道

(三)政策变化解读

相较于2023年简章,2025年招生呈现两大调整:

  1. 缩减铸工专业招生规模,增加智能制造相关课程模块
  2. 首次明确农村户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全覆盖政策‌

三、优势专业竞争力解析

(一)数控加工专业

占据学校龙头地位,实训设备与陕西机床厂生产线同步更新,毕业生可直接操作MAZAK、DMG等进口数控机床,就业竞争力显著高于同类院校‌

(二)机械装配专业

依托机床厂装配车间开展现场教学,学生可参与实际产品装配流程,培养精度控制能力达到±0.01mm行业标准‌

(三)焊接加工专业

配备德国CLOOS焊接机器人实训系统,注重自动化焊接技术培养,取证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


四、宝鸡市技工院校对比分析

(一)学校基本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主管部门 创建时间 占地面积 培养层次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 公办 陕西省国资委 1960 未公开 中级工
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公办 陕西省教育厅 1980 124.2亩 预备技师/高级工
宝鸡技师学院 公办 宝鸡市人社局 1959 200亩 高级工/技师
秦川机床技工学校 企业办 秦川机床集团 1978 65亩 中级工/高级工
宝鸡铁路技师学院 行业办 中国铁路总公司 1974 180亩 高级工/预备技师

(二)专业设置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王牌专业 设备总值 校企合作深度 取证通过率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 数控加工、机械装配 3000万 深度融合 92%
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 1.2亿 产教融合基地 95%
宝鸡技师学院 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制造 8000万 订单培养 90%
秦川机床技工学校 精密磨削、数控机床维修 4500万 生产线直通 88%
宝鸡铁路技师学院 铁道车辆检修、信号控制 1.5亿 定向分配 98%

(三)就业质量对比分析

学校名称 主要就业领域 起薪水平 专业对口率 国企就业比例
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 机床制造、机械加工 3800元 85% 60%
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智能制造、汽车制造 4200元 90% 45%
宝鸡技师学院 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 4000元 88% 30%
秦川机床技工学校 精密机床制造 4100元 95% 75%
宝鸡铁路技师学院 铁路系统相关企业 4500元 98% 85%

五、竞争格局与发展建议

在宝鸡市技工教育领域,各校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凭借教育厅直属地位获得更多财政支持,设备投入强度最大;宝鸡铁路技师学院依托行业背景保持超高就业质量;陕西机床厂技工学校需在保持传统专业优势的同时,加快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建议该校:

  1. 争取省级产教融合项目资金改善实训条件
  2. 与西安高校共建继续教育通道提升培养层次
  3. 开发机床智能运维等新兴专业方向
  4. 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