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山西技术学校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学校简介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学校简介

综合评述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作为山西省大同市的一所中等职业教育机构,长期承担矿区技术人才培养任务。该校虽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标注办学性质,但结合其名称中的“矿务局”及同类矿区学校属性推测,其应为公立学校。学校基础信息显示,其关注点集中在就业前景、学费标准及乘车路线等基础服务领域,但专业设置细节较为模糊,仅提及“包括等”的开放方向。相较于同区域其他职业学校,该校在历史积淀与行业背景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专业多样性、硬件设施及升学路径等方面可能存在短板。以下将从学校属性、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及竞争对比等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核心信息解析

1. 学校基础简介

  • 办学性质‌:根据大同矿区职业教育体系特征及同类学校属性推断,该校为公立中等职业学校
  • 历史背景‌:未明确建校时间,但参考同类矿区职业技术学校(如大同市矿区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推测,其可能具备30年以上办学历史
  • 基础设施‌:未公开校园面积与建筑面积数据,但招生问答中提及乘车路线规划,侧面反映其地理位置可能靠近公共交通枢纽

2. 最新招生简章分析(2025年)

  • 学费标准‌:未单独公布,但参考同市职业院校收费结构,普通专业学费集中在4000-5200元/年区间,与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等校相近
  • 招生方向‌:未明确专业名录,但问答页面提及“就业前景”相关咨询,显示其可能以就业导向型技能培训为主,如矿区技术、机械操作等传统工科领域
  • 升学通道‌:未设置对口升学班,而大同市云冈区职业中学校等同类机构已开设一年制升学班,表明该校在升学支持上存在明显不足

3. 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 推测优势领域‌:结合“矿务局”命名背景及矿区产业需求,该校可能重点培养煤炭开采、矿山测量、安全技术管理等矿区相关专业人才
  • 课程体系短板‌:未提及现代热门专业(如无人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与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工业机器人、石窟寺保护技术等新兴学科相比,专业更新滞后

二、大同市职业中学横向对比分析

表1:五所职业中学基础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建校时间 学费范围(元/年) 专业数量 升学支持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 公立 未公开 4000-5200 未公开
大同市矿区职业技术学校 公立 1985年 4000-5200 10+ 部分对口升学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公立 未公开 4000-5200 28 专升本合作项目
大同市云冈区职业中学校 公立 1958年 4000-5200 8 一年制升学班
大同市第六中学校 公立 未公开 普通中学学费 普通教育 高考升学

核心差异点‌:

  • 专业规模‌: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以28个专业居首,覆盖传统工科与信息技术领域;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专业数量未公开,推测为最低
  • 升学路径‌:云冈区职业中学校与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均提供升学支持,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未涉及该领域

表2:优势专业竞争力分析

学校名称 传统优势专业 新兴热门专业 专业更新速度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 矿区技术、安全管理
大同市矿区职业技术学校 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 中等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煤矿智能开采、热能动力 无人机应用、石窟寺保护技术
大同市云冈区职业中学校 中餐烹饪、旅游服务 航空服务、新能源汽车制造 中等
大同市第六中学校 普通高中课程 不适用

竞争力总结‌:

  • 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专业结构单一,依赖传统矿区产业,面临行业需求波动风险;
  • 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冈区职业中学校通过引入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专业,显著提升就业市场适应性

表3:硬件设施与就业资源对比

学校名称 校园面积 实训基地数量 校企合作企业数 毕业生就业率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大同市矿区职业技术学校 未公开 5+ 20+ 85%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未公开 10+ 50+ 92%
大同市云冈区职业中学校 131.2亩 8 30+ 88%
大同市第六中学校 56910平方米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资源差距‌:

  • 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未公开硬件与就业数据,推测其资源投入低于云冈区职业中学校(131.2亩校园)及煤炭职业技术学院(10+实训基地)

三、发展建议与总结

大同矿务局第六职业中学需在以下方面优化以提升区域竞争力:

  1. 专业结构调整‌:引入光伏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学科,减少对传统矿区产业的过度依赖
  2. 升学通道建设‌:效仿云冈区职业中学校开设对口升学班,满足学生学历提升需求
  3. 数据透明化‌:公开校园面积、实训资源及就业率数据,增强招生吸引力。

在区域职业教育格局中,该校需正视与头部院校的差距,通过资源整合与政策扶持实现差异化发展,方能在矿区产业转型背景下延续教育价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